[发明专利]爆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7235.3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包宇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爆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遇到不易垮落的坚硬的煤矿顶板,当工作面顶板周期来压时,容易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为了达到安全高产高效开采要求,必须对此类顶板进行爆破处理。目前,钻孔爆破是应用于煤矿顶板的爆破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之一。而现有的钻孔爆破的方式都是在煤矿顶板内钻孔之后加入炸药,然后利用炸药自身的爆破力对煤矿顶板进行爆破,传统的爆破方式能量利用率低,穿透力较差,对钻孔区域的爆破不完全,需要多次反复进行爆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破装置,以解决现有爆破方式的爆破效果差,需要反复多次爆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装置,包括:爆破主体,具有液体封存腔以及爆破引线,液体封存腔内设置有与液体炸药混合或包裹在固体炸药外周的传爆液体,爆破引线与设置在液体封存腔内的液体炸药或固体炸药相连。
进一步地,液体封存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固体炸药的承装套筒。
进一步地,爆破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液体封存腔连通的进液管。
进一步地,进液管上设置有在第一预设开启压力下开启的进液单向阀。
进一步地,爆破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液体封存腔连通的气液排出管。
进一步地,气液排出管上设置有位于爆破主体内的在第二预设开启压力下开启的出气单向阀,第二预设开启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开启压力。
进一步地,爆破主体的第二端形成有排气连通腔,排气连通腔与液体封存腔之间通过气液排出管相互连通,排气连通腔具有与爆破主体的外部空间连通的接口。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爆破装置,还包括:气液输送管,气液输送管贯穿液体封存腔,一端连通于排气连通腔的接口,另一端延伸到爆破主体外。
进一步地,气液输送管为在爆炸后可重复使用的金属管。
进一步地,气液输送管为钢管。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爆破装置,还包括:流量表,位于爆破主体外并设置在与气液输送管连通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爆破装置,还包括:压力表,位于爆破主体外并设置在与气液输送管连通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爆破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卡槽段,第一卡槽段的外表面具有第一环形卡槽,第一卡槽段的外周设置有与第一环形卡槽配合的第一环箍;爆破主体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二卡槽段,第二卡槽段的外表面具有第二环形卡槽的,第二卡槽段的外周设置有与第二环形卡槽配合的第二环箍;第一环箍将爆破主体的第一端密封,第二环箍将爆破主体的第二端密封,第一环箍和第二环箍之间的爆破主体的中部形成液体封存腔。
进一步地,爆破主体的第一端还形成有与第一卡槽段相连的第二段,第二段位于第一卡槽段远离液体封存腔的一侧,第二段内设置有传输部件;第一卡槽段的靠近液体封存腔的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吸收爆炸冲击波以保护第二段内的传输部件的弹性缓冲环套。
进一步地,爆破主体为塑胶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装置,该爆破装置包括:爆破主体,具有液体封存腔以及爆破引线,液体封存腔内设置有与液体炸药混合或包裹在固体炸药外周的传爆液体,爆破引线与设置在液体封存腔内的液体炸药或固体炸药相连。本发明提供的爆破装置,在爆破主体内形成用于封存与液体炸药混合或包裹在固体炸药外周的传爆液体,将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于具有一定压力的传爆液体进行坚硬岩石的爆破,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爆破效果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爆破装置内装入整段的固体炸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爆破装置内装入分段的固体炸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爆破装置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