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保护性视窗的方法以及使用该保护性视窗制备的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06681.2 | 申请日: | 2014-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82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盛珍;韩官荣;卢亨锡;板仓干也;本乡有记;金勳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7/06 | 分类号: | B32B37/06;B32B37/12;B32B38/00;B32B27/08;B32B7/12;H01L2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阴亮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保护性 视窗 方法 以及 使用 制备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大体上涉及显示器,更具体地,涉及制造保护性视窗的方法以及使用该保护性视窗制造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透明保护性视窗用于使显示面板免受外部冲击。
保护性视窗位于电子装置的最外面,因此其必须由具有强抗外部冲击的材料形成。
钢化玻璃可以用作保护性视窗所用的材料。然而,使用钢化玻璃可能增加显示面板的重量和厚度。此外,钢化玻璃难以形成各种形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高硬度膜。在高硬度膜中,设置第一支撑元件、倍半硅氧烷膜和第二支撑元件。将高硬度膜预处理,形成预视窗(pre-window)。透明元件由聚碳酸酯形成。在预视窗的表面上通过注射工艺形成透明元件。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形成。
预处理可以在真空状态中进行。将高硬度膜加热,并且将高硬度膜安装在夹具上。
预视窗可以包括曲面。
预处理可以在真空状态中进行。将接触膜加热,并且将高硬度膜安装在夹具上并且与该接触膜接触。
预视窗可以包括曲面。
预处理可以在约250℃至约500℃的温度下进行。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保护性视窗位于显示面板上。保护性视窗包括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相应的平面以及与显示面板的边缘相应的曲面。保护性视窗包括由聚碳酸酯形成的第一透明元件。第二透明元件位于第一透明元件上。第二透明元件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形成。第三透明元件位于第二透明元件上。第三透明元件由倍半硅氧烷形成。
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有机发光元件。
硬质涂层可以位于第二透明元件与第三透明元件之间。
第一透明元件的厚度可以为约0.4mm至约1mm。第二透明元件的厚度可以为约38μm至约100μm。第三透明元件的厚度可以为约75μm至约150μm。
附图说明
将更容易地获得对本公开及其许多随附方面的完整认识,因为当参考附图时,通过参考下列详述会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沿图1的线II-II’的剖视图;
图3和图4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保护性视窗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造保护性视窗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至图9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造保护性视窗的方法的中间步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实施,并不应解释为受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
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应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等元件被提及为在另一元件“上”、“与另一元件结合”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与其他元件结合或与其他元件连接,或者还可以存在中介元件。如本文所用,单数形式“一(a)”、“一(an)”和“该(the)”旨在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显另有所指。
图1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0、用于收纳显示面板10的壳体40、以及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0的保护性视窗20。保护性视窗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前侧。
显示面板10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者,显示面板1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为了描述,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描述为显示面板10的实例,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不限于此。
显示面板10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FPC)30与印刷电路板(PCB)50电连接。
用于表达图像的像素以矩阵形式布置在显示面板10的第一衬底13上。第二衬底14通过密封元件与第一衬底13结合,从而保护像素。第一衬底13可以为后衬底,并且第二衬底14可以为前衬底。
例如,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每一像素包括有机发光元件和驱动电路单元。有机发光元件包括阳极电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电极。驱动电路单元驱动有机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单元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TFT)。数据线与TFT的输入端连接,并且栅极线与TFT的控制端连接。有机发光元件的阳极电极或阴极电极与TFT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6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波蚊虫定位密度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电机检测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