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水龙头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6506.3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毛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潘国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水龙头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注塑方法制成的零件。
背景技术
一种用铸造方法制造的金属水龙头把手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的主体1下部的筒体11内是铸造时由芯子产生的下端敞开的开放空间15,主体1的上部是向一侧伸出的实心的手柄12。主体1的筒体11侧壁对应手柄12开有过孔13。开放空间15的顶部设有内凸台14。内凸台14设下端敞开的插孔16以便容纳水龙头阀门的转轴;内凸台14的侧面对应过孔13设螺孔17,以便安装顶丝,去固定水龙头阀门的转轴。由于这种金属水龙头把手在铸造之后还要进行钻过孔13、加工螺孔17以及外表抛光的机械加工和表面电镀,大批量生产时的效率低,且制造的成本比较高。因而人们一直想用注塑加工的方法,以廉价的塑料替代资源紧张的铜或铅锌合金制造水龙头把手。
采用现有的常规注塑工艺,注塑时由插在模具中的芯子产生水龙头的主体下端敞开的筒体11还是容易实现的;但是,由于水龙头主体1上部的手柄12一般都比较粗大,采用现有的常规注塑工艺容易出现变形、缩水、熔接线显著等外观缺陷。另外,内凸台14的螺孔17中要配置顶丝去固定水龙头阀门的转轴(或压杆或抬压杆),需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一般的塑料材料很难达到。因而目前尚未有人能够实现用注塑方法加工的方法,以廉价的塑料替代金属制造塑料水龙头把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塑料水龙头把手,它可以替代金属且没有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塑料水龙头把手,它的主体具有下端敞开的筒体和粗大的手柄;该筒体和手柄的外表面包覆电镀层;该手柄内部有气辅成型时形成的封闭的气辅空间,该气辅空间使该手柄具有薄壳状均匀的壁厚;该筒体开放空间与该气辅空间之间气辅成型时形成的分隔板上气针孔的直径不大于3毫米;该筒体的侧壁上开有过孔;该开放空间中固定安装设有竖直内孔并配有金属螺母的塑料镶件,该塑料镶件上的金属螺母正对着筒体侧壁上的过孔;一个顶丝螺合在金属螺母中并伸向该塑料镶件的内孔中。
本发明采用气辅成型的注塑方法使塑料水龙头把手的主体上部的手柄内形成封闭的气辅空间,使手柄的侧壁做成薄壳状,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变形、缩水、熔接线显著等外观缺陷。本发明将配有金属螺母的塑料镶件固定在主体下部的筒体的开放空间中,解决了气辅成型的注塑方法形成的主体不能直接配置顶丝去固定水龙头阀门的转轴(或压杆或抬压杆)的问题。本发明以电镀层形成外表金属的质感,所以可替代金属材料。
通常气辅成型的注塑过程中使用的气针的外径均大于5毫米。气辅成型注塑方法生产的注塑件在后期的电镀处理时,前一电镀槽中的电镀液会从气针孔进入主体手柄的气辅空间;气辅空间中存留电镀液会污染下一道电镀处理的电镀液,影响电镀的质量;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堵住气针孔。这样作的结果,不仅费工、增加生产成本,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本发明利用电镀液本身浓度高、表面张力大的特点,限制气针孔的直径不大于3毫米,后期的电镀处理前不需堵住气针孔就可保证电镀液不会进入该手柄的气辅空间;绝不会出现气辅空间中存留电镀液污染下一道电镀处理的电镀液的问题。本发明以电镀层形成外表金属的质感。所以本发明能以廉价的塑料替代资源紧张的铜或铅锌合金,并大批量制造。
所述塑料镶件用聚碳酸酯或聚酰胺或聚苯醚中的任一种塑料材料制成。
本发明用聚碳酸酯或聚酰胺或聚苯醚这类高强度塑料材料制成的配有金属螺母的塑料镶件,解决了气辅成型的注塑方法可使用的流动性好的塑料材料强度不足的问题,所以本发明的使用可靠性高,寿命长。
本发明塑料水龙头把手,以电镀层形成外表金属的质感,根据气辅成型的注塑方法和电镀处理的特点确定产品的内部结构,可以一次成型后就直接进行电镀,大大地减少了加工工序,并可以避免产品手柄出现变形、缩水、熔接线显著等外观缺陷,保持不同电镀槽中电镀液不会因塑料水龙头把手主体手柄的气辅空间中存留电镀液而受到污染。本发明以廉价的塑料替代资源紧张的铜或铅锌合金,使用可靠性高,寿命长并可以高效率的大批量制造;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产品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金属水龙头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金属水龙头把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塑料水龙头把手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中塑料水龙头把手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实施例装配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塑料水龙头把手第二个实施例中塑料水龙头把手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华尔达(厦门)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