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06129.3 | 申请日: | 2014-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炳玉;陆向迅;李艳星;杰弗里·L·塔克;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5B30/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王静 |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汽车、制冷以及运输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蒸发器、冷凝器、水箱、热泵等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对于一般家用或商用空调系统,其中的换热器具有进出口管1、2,集流管3、4负责分配和收集冷媒,扁管5内部有微通道。
当流通冷媒时负责冷媒和空气之间的传热。扁管5之间设有波纹状翅片6负责加强换热效果。具体的流体流动路径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当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流过翅片6和扁管5,由于空气和冷媒之间存在温度差,将会出现两种介质之间的热传递。对于冷凝器应用,空气流动后吸热流出,对于蒸发器应用,空气流动后散热流出。
对于常规的换热器,可通过加装隔板来分割出不同的流路;但是由于集流管冲压了扁管槽后会存在材料翻边,而隔板插入后如果不能插入直线段的集流管壁。会出现回路之间的冷媒泄漏,部分冷媒未经换热就进入下一个回路,导致换热器部分失效。
对于蒸发器和热泵应用由于涉及到冷凝水和结霜化霜问题,换热器的放置方式会摆放为集流管是水平的而扁管是竖直的。为了使得各个扁管内部的冷媒流量均衡,会在集流管内部加入一根管道,管道上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槽孔来获得较好的换热效果。
为了获得较好的换热面积,可以使用两排换热器。在一些狭小空间应用时,例如回热器应用,例如汽车空调用换热器和水箱并行等应用时,也会用到2排换热器或者多排换热器。常规应用如图2所示。
对于以上这些常规的换热器,随着冷媒在流动方向上的流动和换热,冷媒侧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而进口空气的温度是一致的,这样会导致换热效率不均衡,并且对于室内机所用的换热器,出风温度也会不均匀,用户使用舒适度降低。
有鉴于此,确有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的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间隔开预定距离;多个扁管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且连通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两个腔体,所述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两个腔体通过扁管相互连通或所述第一集流管内的至少两个腔体与所述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两个腔体通过扁管相连通以形成各自的独立的流路。
具体地,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每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体和第二集流管的第一腔体分别设置在换热器的最外端,而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体和第二集流管的第二腔体紧邻各自的第一腔体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集流管的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所述第二腔体分别通过所述扁管连通以形成各自独立的流路。
具体地,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体和第二集流管的第一腔体分别用作流体的入口腔体,而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体和第二集流管的第二腔体分别用作流体的出口腔体。
具体地,所述扁管中的第一扁管组件的一端插入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体中,而另一端插入到第二集流管的第二腔体中;而所述扁管中的第二扁管组件的一端插入到第二集流管的第一腔体中,而另一端插入到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体中。
具体地,所述第一扁管组件和第二扁管组件间隔地设置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且相邻的第一扁管组件或第二扁管组件的间隔相同或不同,以及第一扁管组件和第二扁管组件所包括的扁管的数量相同或不同。
具体地,所述第一扁管组件和第二扁管组件的长度相等。
具体地,至少一个所述扁管至少包括并排设置的沿着所述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具体地,所述扁管中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在其两端处具有不同的长度。
具体地,所述扁管内的所述第一流道在一端处插入到第一集流管的第一腔体内,而在另一端处所述第一流道插入到第二集流管的第二腔体内;而所述扁管内的所述第二流道在一端处插入到第一集流管的第二腔体内,而在另一端处所述第二流道插入到第二集流管的第一腔体内。
具体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别包括多个沿着所述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冷媒通道。
具体地,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冷媒通道数目相同或者不同。
具体地,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的多个冷媒通道长度相同。
具体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沿着扁管高度方向并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未经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6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制冷剂防逆流安全冲注装置
 - 下一篇:冷凝废热利用电控温储水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