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5153.5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陈平川;张建海;乔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6;F16K1/46;F16K27/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冰箱 饮水机 水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冰箱的机械式饮水机采用杠杆联动弹簧复位机构来实现水阀的开关。相关技术中的机械式饮水机的水阀的零部件较多,组装关系复杂,生产加工时十分不便,因此,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水阀与饮水机及水箱的固定方式较复杂,拆卸困难,影响用户使用。水阀的密封结构不理想,水阀复位后在水阀的出水口可能会残留水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出水嘴处无残留水滴的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上设有阀口,所述阀口处设有由间隔开的两个环形凸出部构造成的第一密封墙;下支架,所述下支架设有与所述阀口连通的空腔,所述下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阀口相对设置并在所述一端设有由间隔开的两个环形凸出部构造成的第二密封墙,所述第一密封墙与所述第二密封墙相互嵌套且可沿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出水嘴,所述出水嘴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空腔连通;以及阀芯,所述阀芯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且穿过所述阀口,所述阀芯随所述下支架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封闭所述阀口,所述阀芯随所述下支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阀口与所述下支架接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当阀芯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第一密封墙与第二密封墙之间的水膜、阀芯以及出水嘴内残留的水在水阀内部构造成密闭的空间,使得出水嘴内部形成负压,在此负压的作用下残留的水将会停留在出水嘴内部,而不会继续滴落。由此,解决了水阀关闭后仍有水滴滴落的问题。此外,上支架与下支架的嵌套设置,减少了水阀零部件的个数,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芯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通槽;以及设在所述本体部上端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本体部的直径,所述下支架移动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部密封所述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部为设在所述本体部的上端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套设在所述本体部上端的密封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环为橡胶密封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有弹性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墙的外周的第一环形容纳槽,所述下支架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密封墙外周且与所述第一环形容纳槽相互嵌套的第二环形容纳槽,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容纳槽内,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容纳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嘴与所述下支架一体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进一步包括出水嘴密封圈,所述出水嘴密封圈设在所述下支架和所述出水嘴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水嘴的外周壁上设有凸起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阀芯处于第一位置;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阀芯处于第二位置;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冰箱饮水机的水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水阀30,
上支架31,阀口311,第一密封墙312,第一环形容纳槽313,
下支架32,第二密封墙321,第二环形容纳槽322,空腔323,
出水嘴33,凸起部331,
阀芯34,本体部341,通孔342,密封部343,
间隙35,
弹性件36,
出水嘴密封圈3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51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