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台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4645.2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简永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莹照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19/00;F21V21/108;F21V21/08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孙大勇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灯,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照明需求的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是人们生活中用来照明的一种电器。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立柱式的,立柱式的台灯一般包括一个基座,将基座放置在书桌或者地面上即可实现照亮特定区域的目的。另一种是有夹子的,带有夹子的台灯能够方便夹持在各个地方,从而方便地为需要照明的地方提供照明。现在有的台灯还有应急功能,为实现这种功能,通常是为台灯设置电池,在平时给其充好电,在有电的情况下直接使用接入的市电工作,而在停电的情况下使用电池提供的电能来实现应急照明。然而目前的所有台灯的功都因台灯本身所发出的光线具有特定角度以及台灯本身结构较为复杂而无法实现适应多角度大范围的灵活照明的需求。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在占用空间较小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照射角度以及更大照射范围、方便拆分组合使用的台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占用空间较小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照射角度以及更大照射范围、方便拆分组合使用的台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台灯,包括支撑部以及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照明部,其关键是:还包括带有夹子的可充电台灯,所述可充电台灯通过夹子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夹子包括电源插接装置,所述支撑部上设有与所述电源插接装置配合的充电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照明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的第一插接装置,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端与所述照明部连接的第一支撑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通过第二插接装置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插接装置包括与所述照明部连接的第一插头或者第一插座,相应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连接的第一插座或者第一插头。所述第二插接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体连接的第二插头或者第二插座,相应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连接的第二插座或者第二插头,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第二插座或者第二插头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插接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体连接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底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底部上的定位柱,所述定位件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孔,相应的,所述第二插接装置还包括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体上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固定孔。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二,所述夹子包括上夹和下夹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夹和下夹之间的弹簧,所述上夹包括上夹夹头和上夹夹尾,所述下夹包括下夹夹头和下夹夹尾,其特征是:所述弹簧包括弹簧本体、与所述弹簧本体的左侧连接并且伸向所述弹簧本体右侧的弹簧左侧伸出端以及与所述弹簧本体的右侧连接并且伸向所述弹簧本体左侧的弹簧右侧伸出端,在所述上夹以及下夹上分别设置有置放所述弹簧右侧伸出端的第一凹槽和置放所述弹簧左侧伸出端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凹形结构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结构体两端的第一封盖和第四封盖,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二凹形结构体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凹形结构体两端的第二封盖和第三封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夹还包括靠近所述上夹夹尾一侧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两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凹形结构体两端的第一封盖和第四封盖封闭。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夹还包括靠近所述下夹夹尾一侧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两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形结构体两端的第二封盖和第三封盖封闭。在所述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电源插接装置和控制开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夹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封盖与所述第四封盖之间的第一旋钮,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盖与所述第二封盖之间的第二旋钮,所述第一旋钮包括伸入到所述弹簧的环圈中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旋钮包括伸入到所述弹簧的环圈中的第二固定柱。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莹照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三莹照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