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涂层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04555.3 | 申请日: | 2014-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贺俊芳;赵奋勇;张苏玲;王荣香;宗燕;王建;郑宏飞;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D11/00 | 分类号: | E04D11/00;E04D13/16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 地址: | 03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防水 保温 一体化 涂层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屋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涂层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规的屋面防水材料采用沥青、SBS、APP等,这些防水材料经日光老化后会出现开裂;即使防水材料自身不开裂,也会因混凝土的开裂而断裂;另外,防水卷材无法避免的接缝现象还容易造成漏水。
保温材料通常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材(EPS)。防水材料与保温材料都存在性能单一和施工程序复杂的现象而屋面施工自下而上为混凝土屋面板、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这种情况的优点是保温层在防水层下面,保温层会受到防水层的保护,不被雨水浸泡,能维持比较好的保温效果。缺点是因为保温垫层施工作保温层上的找平层上,因保温层多为板状材料,其上施工的找平层容易发生开裂,造成防水层破坏发生渗漏。另外工序多,上部自重大、对成本控制及结构安全不利。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物的节能、防水、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屋面防水保温也有更高的要求,涂层均不产生有害物质和刺激性气味,对环境保护要有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涂层及其施工方法,将聚氨酯保温与聚脲防水结合为整体保温防水涂层,利用聚脲材料自身弹性好、防滑耐磨、柔韧性好、强度高、抗植物根茎穿刺,抗老化性能,及聚氨酯材料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防水保温性能,采用现场喷涂工艺,可形成连续、致密、无接缝的整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涂层,包括聚氨酯泡沫和聚脲,其特征是在聚氨酯泡沫上均匀喷涂聚脲或在聚脲上均匀喷涂聚氨酯泡沫。
一种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涂层的施工方法,一种是正置式施工方法,另一种是倒置式施工方法;
所述正置式施工方法是在硬质聚氨酯泡沫上喷涂聚脲;
所述倒置式施工方法是在聚脲上喷涂硬质聚氨酯泡沫;
聚脲喷涂操作方法是:聚脲的R组分和A组分等量混合并雾化喷出;1.5~2mm厚的聚脲喷涂层需要3~4遍完成;一次多遍、纵横交叉反复喷涂至规定厚度,下一道喷涂和上一道喷涂的间隔时间至少5s,下一喷涂幅宽要覆盖上一喷涂幅宽的50%,同时下一道和上一道的喷涂方向要垂直,以保证涂层均匀厚薄一致;
一次多遍是喷涂过程中一个部位每次喷涂中,喷枪要来回移动多遍,不能只喷一遍;
R组分由端氨基聚醚、液态胺扩链剂、颜料、填料以及助剂组成色浆;A组分由异氰酸酯与低聚物二元醇或三元醇反应制得。这是公知理论,这里不作详解。
正置式施工方法屋面中可在聚脲防水层上直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而倒置式施工方法屋面中需在聚氨酯保温防水层上刮涂5mm厚抗裂聚合物砂浆复合耐碱网格布保护层后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通过机械喷涂这种方式来做,涂层与建筑之间会无缝接合,无冷热桥,无渗水点。本发明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防水效果好(防水层可实现与结构基面满粘,不窜水、不剥离,防水质量可靠)、自重轻(如混凝土基面平整可取消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对结构安全有利,且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速凝的涂料对于工期要求紧的工程或抢修工程的使用更具优势,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可完全保持保温层原有的保温、节能、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沟槽节点聚脲防水处理示意图。
图3为孔边聚脲防水处理示意图。
图4为根部节点聚脲防水处理示意图。
图5为收边的聚脲防水处理示意图。
图6为变形缝节点聚脲防水处理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基层;2、基层处理剂层;3、聚脲涂层;4、聚氨酯保温层,5、密封胶,6、增强层,7、背衬,8、玻纤板。
具体实施方式
1、施工前基层要清理干净,喷涂施工应预先划分好区域,逐区域完成,1.5~2mm厚的聚脲喷涂层一般3~4遍完成。
2、喷涂作业前将R料桶用气动搅拌器搅拌30min以上后再进行。喷涂前先将管道加热器打开,待管道加热器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后,进行其他主机参数的设定,然后进行喷涂施工。施工时将主机配置的2支抽料泵分别插入装有A、R原料桶内,借助主机产生的高压将原料推入喷枪混合室,进行混合、雾化后喷出。在到达基层的同时,涂料几乎已近凝胶,5~10s后,涂层完全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未经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