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管路用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4122.8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9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劲松;王辉山;韩宏光;尹宗涛;刘宇;宋恒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劲松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A61M1/3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管路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用体外管路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管路用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明显提高体外循环管道固定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尤其适合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建立体外循环的需要。
背景技术
1.有关体外循环及其管路的背景技术:
心脏外科手术需要阻断心脏循环,切开心脏提供无血的手术视野以进行心内直视操作。阻断循环期间需将人体的静脉血通过管路引流到体外至替代人体心肺的人工心肺机内,在氧合器进行氧合后,再由血泵输回到体内动脉,维持手术期间的周身循环,这种绕道心肺辅助血循环方法即为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常见的插管有主动脉插管、上腔静脉插管、下腔静脉插管、冷灌注管和2根心内吸引器管。如需要施行微创手术或二次手术或紧急建立体外循环的手术,常需行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转流。以上插好的插管均要接到体外循环管路(或称泵管)上,由手术医生在手术台上妥善固定后,将管路的另一端递给体外循环师,由后者将管路连接到人工心肺机上。另外,手术台上还有心外吸引器管连接心外吸引器吸去心外面的血液或液体,有CO2吹管用于防止气体栓塞或冠脉架桥手术时的吹气,有电刀进行切割和分离组织,其各自的管路或管线也均由手术医生固定后,把另一端递给台下护士。(注释:本发明中所指的体外循环管路不是指心脏上的各种插管,如主动脉插管、上腔静脉插管、下腔静脉插管、冷灌注管和股、动静脉插管等,而是指心脏插管后再连接上去的管路即泵管)。
2.现有体外循环管路固定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传统固定管路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纱布固定法:手术医生先将一块长纱布条的一端用弯钳钳夹,再用纱布缠绕主要管路,最后在纱布的另一端用另一把弯钳钳夹固定管路。另一种方法是缝合和钳夹固定法:主刀医生插好插管后,将插管与各自的管路接好,摆到需要固定的位置,管路的近端由术者在手术铺单上缝针后,由助手打结固定;管路远端再缝合或用止血钳来固定。上述方法的缺点是管道容易打折、扭曲、缠绕;不灵活,调整管路非常不方便,一旦固定很难改变管道的固定顺序,例如纱布固定法,调整时需要将全部固定松绑,调整后重新捆绑,而且需两人配合才能完成,浪费人手,耽误时间较多,影响手术速度;纱布捆绑过紧可能使管道变形,过松可能使管道下滑,使台上管道变短,直接影响手术正常操作;如果弯钳脱落或打结线折断或固定纱布的弯钳脱落,可能出现管路脱落,增加污染、感染的机会,转流期间还可能因此出现断流,患者血液立即丢失,可能出现空气栓塞、甚至死亡。而且,纱布或钳夹固定(有时需要用十几把或二十几把血管钳固定),均给器械护士术毕的纱布、器械的清点带来不必要的差错风险。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管线固定器(中国,公开号:CN101028210A,公开日期:2007-09-05),需先将管线固定器安装在开胸器上,逐层切开,并通过固定器背面的胶布粘在下面的大手术洞单上,然后才能进行各种插管操作,插一根固定一根,待所有的管道全部固定好后,用固定器上自带的三块治疗巾将管道全部盖起来。此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特殊装置;需要两人协作才能完成,如需紧急建立体外循环,对患者的抢救、争取黄金时间不利;手术台上物品太多;三块治疗巾盖上管道后使管道内血液运行的情况不能看到,如转流期间出现断流或管路进入气泡等,不能及时发现,也就不能及时做出处理,转流安全的风险性增高。
中国专利公开了用于手术中固定体外循环管道的装置(中国,公开号:CN203154545U,公开日期:2013-08-28)、一种体外循环台上管道固定夹(中国,公开号:CN202376384U,公开日期:2012-08-15)和体外循环管道排放夹(中国,CN201612888U,公开日期:2010-10-27),此三个实用新型专利与上述中国发明专利CN101028210A的思路类似,都是需要额外的装置,其缺点在于架子、固定夹或装置本身,因为手术台不是平面结构,虽然能将管路妥善固定,但是固定处以外的管路不容易妥善摆放,容易翘起或打折,可能影响手术视野和转流,为了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把管路摆顺,仍需较多时间。另外,调整管路可能会遇到实际的困难,例如可以从小管口管路向大管口管路调整,反之则不行。
再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体外循环管道固定钳(中国,CN2496416Y,公开日期:2002-06-26):其缺点是仍需要很多把固定钳,也是夹在铺单上,仍然有脱落的风险,而且术毕器械护士仍需清点固定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劲松,未经韩劲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