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酸锂电池开口化成装置及开口化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625.3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詹世英;高峰;罗晓华;余瑞芳;李海军;蔡惠群;张兵;魏银仓;杨凯;高飞;金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昕;李双皓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开口 化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钛酸锂电池开口化成装置,包括化成柜,所述化成柜包括有正极测试线和负极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化成装置还包括密闭容器和抽气装置,所述密闭容器用于容纳电池,所述正极测试线和所述负极测试线分别与所述密闭容器内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抽气装置包括气囊、回收囊和气阀,所述气囊、回收囊和气阀容纳于所述密闭容器内,所述气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囊的进气口用于与电池的注液口连接,所述回收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回收囊的进气口通过所述气阀与所述气囊的出气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酸锂电池开口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外,且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与所述回收囊的出气口连接。
3.一种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以钛酸锂为负极材料,所述开口化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电池进行注液,注液后在第一预设温度T1下搁置第一预设时间t1;
S2、将所述电池置于所述密闭容器中,将所述电池的注液口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开口化成装置的气囊进气口连接,并关闭所述气阀,将所述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开口化成装置的的正极测试线和负极测试线连接;控制密闭容器的温度为第二预设温度T2,然后在该第二预设温度T2下搁置第二预设时间t2;
S3、控制所述密闭容器的温度为第三预设温度T3,在该第三预设温度T3下对所述电池以第一预设电流I1恒流充电至第一截止电压U1,并以所述第一截止电压U1恒压充电第三预设时间t3;
S4、将所述密闭容器的温度降低至第四预设温度T4,打开所述密闭容器,打开所述气阀对所述电池进行减压抽气,抽气完成后,关闭所述气阀,关闭所述密闭容器;
S5、控制所述密闭容器的温度至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对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I2恒流放电至第二截止电压U2,并以所述第二截止电压U2恒压放电第四预设时间t4,然后静置第五预设时间t5,所述第二预设电流I2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I1;以及
S6、对所述电池以第三预设电流I3恒流充电至第三预设电压U3,并以所述第三预设电压U3恒压充电至第四预设电流I4或恒压充电第六预设时间t6,然后静置第七预设时间t7,所述第三预设电流I3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电流I1;
S7、重复执行预设次数的步骤S5-S6;
S8、将所述密闭容器的温度降低至所述第四预设温度T4,打开所述密闭容器,打开所述抽气装置的气阀,对所述电池进行减压抽气,抽气完成后,对所述电池的注液口做密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T1为20~60℃,t1为5min~120h,步骤S2中,T2为20~100℃,t2为10min~120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T3为40~120℃,I1为1C~3C,U1为1.8~2.7V,t3为1~120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T4为20~4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T3为40~120℃,I2为0.05C~1C,U2为1.8~2.7V,t4为10min~5h,t5为5~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I3为0.05C~1C,U3为1.8~2.7V,t6为30min~5h,t7为5~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次数为2~6次。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酸锂电池的开口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所述电池的注液口的密封方法为钢珠密封、螺纹锁紧、激光焊接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6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氮驱氧喷淋式基质固相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精度牙科医疗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