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585.2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1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曾永刚;黄正文;苏蓉;第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 51101 | 代理人: | 王蔚 |
地址: | 61010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生活 污水 地表 慢速 渗滤 土地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所述方法包括干湿分离池、收集沉淀池、地表慢速渗滤沟三大系统,其特征是:
A.干湿分离池采用无动力自然分离原理,由干粪堆场、堆场滤液导流槽、原液池、过滤网、滤网滤液出水管、滤液池、导流槽一级阻滤网、导流槽二级阻滤网组成;
B.农村生活污水经干湿分离池干湿分离后、再通过收集沉淀池进行过滤、收集、沉淀、配水,进入地表慢速渗滤沟净化处理。
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A步骤干湿分离池采用砖混结构,过滤网采用高密度不锈钢网,网孔径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池顶可密封,设人工清掏孔和排气孔,可开关,以制造厌氧环境,使其在干湿物理分离过程中进行厌氧生物发酵,以降低COD、BOD5含量,为后续处理系统减轻负荷。
3.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A步骤干湿分离池排出的粪水由粪水进水管进入收集沉淀池,并由一排各自独立的滴定阀门以滴定方式慢速流出,进入地表慢速渗滤沟,滴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通过滴定阀门进行调节;池中产生的气体经排气孔排出,过量的液体通过溢流管回流至干湿分离池中的滤液池,收集沉淀池池底沉积的沉渣由排泥管或污泥清掏孔人工排泥或人工清掏后,转至干粪堆场堆放。
4.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收集沉淀池的滴定阀门安装距离池底设置额定高度18-25cm,以防止长时间运行后池底沉淀的沉渣堵塞滴定阀门;同时,滴定阀门采用并联独立安装,以防止其中一个滴定阀门堵塞后影响其他滴定阀门的正常运行。
5.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详细过程是,通过收集沉淀池阀门调节流量流速后排出的污水,通过管道或露天渗滤沟流至网状地表慢速渗滤系统,地表慢速渗滤系统采用毛细作用强的矩阵网状分叉形式,规律的分布在有坡度的林地,使其可以沿地表慢速渗滤水流方向重力自流至坡底的渗滤出水截流沟,无需消耗动能,再通过渗滤出水截流沟将出水沿渗滤出水截流沟水流方向汇聚至清水池(或水塘),并可通过监测取样井取样,定期监测分析出水是否达标,以调节滴定阀门的滴速,最终使出水符合相关标准。
6.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地表慢速渗滤沟直接在有坡度的林地掏挖成土沟即可,渗滤沟的尺寸大小顺序为:一级渗滤沟>二级渗滤沟>三级渗滤沟>四级渗滤沟,其他依此类推,使污水在沟内的流量和流速逐级减小,通过分级渗滤后,实现污水与空气接触面积越来越大,提高渗滤系统自然曝气效率,并保证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系统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7.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地表慢速渗滤沟的坡度林地要求选用通透性能强、活性高、水力负荷大、处理效率好的土质;如无此类土质条件,可据此用砂、草木灰及耕作土壤人工配置成滤料,制成人工渗滤床;待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对渗滤床进行耕作翻新,以恢复其渗滤能力。
8.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地表慢速渗滤沟中的地表慢速渗滤沟中的污水在地表向下慢速渗滤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净化能力,经过土壤的物理、化学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以及植物吸收利用后得到净化;污水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周期性向渗滤沟灌水和休灌,使表层土壤处于淹水和干燥,即厌氧、缺氧和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从而有利于氮、磷的去除;同时,在干湿交替运行环境下,有利于长期运行后形成的土壤表层膜脱水干化后自然脱落,使土壤通透性、生物活性及滤速得以恢复,实现渗滤系统的自动更新。
9.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步骤地表慢速渗滤沟应结合当地土质、气候进行设计,容易形成由乔木、灌木或农作物、草本植物、苔藓及蕨类、微生物为一体的生物多样性杂生原生态系统。
10.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地表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的方法,其生物多样性杂生原生态系统运行过程形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渗滤初级阶段,污水流经网状毛细地表慢速渗滤沟,形成主要以地下物理过滤、地面自然蒸发、物化吸附等作用机理为主,生物降解为辅的处理阶段;随着系统的不断运行,网状毛细地表慢速渗滤沟表面会逐渐形成以各种苔藓、蕨类及微生物为优势群体的复杂生态系统,由此进入第二阶段,渗滤高级阶段,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被苔藓、蕨类及微生物拦截吸附,并不断进行彻底的生物降解,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净化,此阶段以生物降解为主、物理及物化作用为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5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旋转变压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磁集成三相滤波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