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传输质量自动监控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03458.2 | 申请日: | 2014-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济长;徐梦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75 | 分类号: | H04B10/075;H04B10/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传输 质量 自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光纤传输质量进行自动监测的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与电缆或微波通信等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传输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2)由于光纤衰减小,无中继设备,故传输距离远;(3)串扰小,信号传输质量高;(4)光纤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5)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传输和铺设;(6)耐化学腐蚀;(7)光纤是石英玻璃拉制成型,原材料来源丰富,并节约了大量有色金属等等。
由于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因此光通信的研究和发展比较迅速,“光进铜退”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然而正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因此在进行光通信的过程中对光纤传输质量的监控确成了技术难点。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先通过对光纤传输质量进行测试,等测试稳定后再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很难发现较小的稳定度,当使用中发现不稳定时,此时传输质量已经是降低严重。因此,如何在使用光纤通信过程中能时时监测光纤的传输质量成为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光纤传输质量自动检测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传输质量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分光器和光信号监控单元;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与传输光纤连接,一个输出端与光信号监控单元的光信号输入端通过光纤连接;其它输出端继续进行光通信。
作为优选方式,上述的光信号监控单元包括:光电转换模块,其光输入端与分光器的一个光信号输出端通过光纤连接,输出端与放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将输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放大模块,其输出端与比较模块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将接收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
比较模块,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光信号模型库电连接,将接收的放大电路传送的电信号与光信号模型库的各个光信号分析判断模型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通过输出端输出;
输出模块,其输入端与比较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显示比较模块输出的结果。
更具体的,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的光信号模型库包括n个光信号分析判断模型存储单元,所述n≥2。
本发明技术方案可达到的有益效果:通过分光器将光纤的通信信号由一份通过复制成两份或者更多分进行输出,对其中一份通过光信号监控单元进行光纤传输质量监控,其它份继续进行光通信,实现了在光通信的同时,时时的对通信质量进行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所述光信号监控单元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光纤传输质量自动监控系统,包括分光器1和光信号监控单元5;本实施例中以一分二分光器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分光器1的输入端与传输光纤2连接,一个输出端与光信号监控单元5的光信号输入端通过光纤4连接,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有光纤3,通过光纤3进行光纤通信。这样在实现了光纤通信的同时还能实时通过光信号监控单元5进行光纤传输质量的监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进行光纤通信和光纤质量监控的难题。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优选的光信号监控单元的结构。所述光信号监控单元5包括:光电转换模块51、放大模块52比较模块53输出模块55和光信号模型库54。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51,其光输入端与分光器1的一个光信号输出端通过光纤连接,输出端与放大模块52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作用是将输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
放大模块52,其输出端与比较模块53的一个输入端电连接;由于光电转换模块在现有技术中,转换出来的电信号一般比较弱,在进行后续处理的之前需要对较弱的信号通过增强放大后再处理,因此设置有该放大模块,将接收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
比较模块53,其另一个输入端与光信号模型库54电连接,将接收的放大电路52传送的电信号与光信号模型库54的各个光信号分析判断模型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通过输出端输出。所述的光信号模型库54其实就是存储有光信号分析判断模型的存储盘,在存储盘中存储有光信号的模型,比较模块53通过将接受到的电信号与光信号模型库内的光信号分析判断模型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通过输出端口输出。关于比较模块53,是如何实现接收电信号与模型进行对比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4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改善的蛋白质分泌的表达载体
 - 下一篇:转向参数测试仪自动夹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