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水位可调的翻板闸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1792.4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吕升奇;黄绍磊;袁礼伟;郭美娇;白雪冰;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7/46 | 分类号: | E02B7/46;E02B7/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水 可调 翻板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小河流的的翻板闸,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量存在的中小型河流一般水位较低,应用大型闸门可以很容易地控制河道内水位的高低,但造价太高,如果应用于中小型河流,成本和维护费用太高。因此,目前翻板闸在中小河流中的应用仍然较多。翻板闸在现实中有很多成功应用的例子,有液压翻板闸、多铰翻板闸等不同种类的翻板闸。
农村地区一些小河道上翻板闸门一般都是是直立的,水流波动时,闸门容易在水流的冲击下晃动,不够稳定,也容易损伤闸门边缘和铰链。
CN201165656Y公布了一种合页式水力自控翻板闸门。这种翻板闸的最高蓄水水位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不能根据季节和汛期变化而改变蓄水位。如果在枯水期不能适当提高蓄水位,无疑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这种翻板闸打开后,闸门重心偏移到铰轴下游一侧,由于重力的原因,不利于闸门的关闭,或者造成闸门关闭异常费力,常常造成闸门的加速磨损,严重影响闸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水位可调的翻板闸,能够根据季节及降雨量的变化而调整蓄水位,从而达到更好的蓄水效果。
一种蓄水位可调的翻板闸,包括闸门、铰链、第一支墩、第二支墩,第一支墩位于闸门的下游,第二支墩位于第一支墩的下游,铰链的一端与第一支墩靠近上游一侧的上端相连接,铰链的另一端与闸门相连接,铰链至闸门顶部的高度大于铰链至闸门底部的高度,第二支墩的高度大于第一支墩的高度,铰链至第二支墩顶部上游一侧的距离小于铰链至闸门顶部的距离,第二支墩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
优选地:还包括可调配重,可调配重安装在闸门的下部,可调配重的重量是可以调节的。
优选地:闸门的底部位于底板上,闸门倾斜放置。
优选地:第一支墩的宽度与闸门的宽度相同。
优选地:还包括减震块,减震块安装在闸门下游一侧的上端,铰链至减震块的距离小于铰链至第二支墩顶部下游一侧的距离,大于铰链至第二支墩顶部上游一侧的距离。
优选地:减震块为橡皮球。
优选地:还包括基础配重,基础配重的重量是固定的,基础配重安装在闸门的下部。
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铰链至闸门顶部的高度大于铰链至闸门底部的高度,闸门的重心位于铰链的上方,当河道的水量超过规定的蓄水位时,使闸门靠近顶部的一端能稳定的放置在第二支墩上,通过升降第二支墩来改变第二支墩的高度,从而改变蓄水位的高度,可以根据季节和汛期变化而改变蓄水位的高度;
第二:对于一般的翻板闸来说,闸门的重心位于铰链的上方;由于闸门的重心不是位于铰链附近以及闸门受到水压的影响,闸门的开关不是很方便,通过改变可调配重的重量,使得闸门开关的非常方便;在闸门闭合时,增加可调配重的重量,使得闸门的重心下降,加强闸门的稳定性,通过增加可调配重的重量也可以使闸门重心下移,使得在不需要第二支墩的情况下提高蓄水位,增加闸门的稳定性;当需要转动闸门时,可以调节可调配重的重量,使闸门的重心位于铰链附近以方便转动闸门;当闸门打开后,闸门靠近顶部的一端放置在第二支墩上时,可以减轻可调配量的重量,使闸门的重心位于铰链的上方,从而使得闸门能稳定的放置在第二支墩上;
第三:由于闸门的底部位于底板上,闸门倾斜放置使得水浪对闸门的垂直作用力减小,使得闸门不易晃动,减小了闸门边缘和铰链损伤;
第四:第一支墩的宽度与闸门的宽度相同,解决了闸门的下部与坝之间的密封问题,延长了闸门的使用寿命;
第五:由于闸门上安装了减震块,缓冲了闸门与第二支墩的碰撞,延长了第二支墩与闸门的使用寿命;
第六:基础配重的使用有利于闸门的稳定;
第七:由于蓄水位可调,因此可以在设计中小型河流的控制闸门时,适当减小闸门工程的规模,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拦蓄效果,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蓄水位可调的翻板闸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如下:
1、基础配重;2、可调配重;3、第一支墩;4、第二支墩;5、铰链;6、闸门;7、减震块;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1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