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坑带式花生种肥分播穴播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851.6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M7/00;A01M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坑带式 花生 种肥 穴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坑带式花生种肥分播穴播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花生播种主要有人工点播和机械播种,人工点播先用机械和蓄力开沟,人工按一定穴距点播放入花生种子,另一种是机械播种,常见的槽沟大小可调外槽轮式排种器、窝眼大小可调的窝眼式排种器,这两种形式的排种器充种时间短,种子相互挤压造成真空区,产出空穴,采用毛刷或橡胶皮淸种,毛刷无弹性易变形,淸种效果差造成多粒,造成种子浪费,出苗后必须间苗,橡胶皮淸种解决多粒现象,但由于橡胶弹性大,挤压种子,破碎率增加。
改进机械式包括勺式排种器和指夹式,没有毛刷或毛刷轮清种,避免由于清种对种子的直接损伤,但两种排种器都是立式(即垂直放置),落种区在垂直位置上方,机器在大田作业不可能是理想状态,震动和倾斜是不可避免的,勺式排种器种子弹跳造成空穴,指夹式排种器主要是靠弹簧夹持作用往前推动种子前进,由于种子大小、形状有差异,夹持位置也不固定,在种子推动过程中,易造成种子脱落,要求弹簧弹性好、加工精度高。
另一类是气力式,包括气吸式、气吹式、气送式,在工作过程中要求气压恒定,气密性要好,机械震动要小,整个系统协调一致,价格是机械式几十倍。尤其是花生种子尺寸大小差异较大,易造成高空穴。
机械播种从提高播种的精度,增加充种区长度,即充种时间,防止种子相互挤压,靠重力淸种,减少与种子的相互摩擦,避免损伤种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上述现有花生播种机存在的缺陷,增加充种区长度,即充种时间,靠重力淸种,提高充种质量和淸种质量,确保播种质量,一次可实现起垄、整平、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功能,且种肥分播,安全可靠,满足作物生长前期所需的养分,减少作业次数,降低人工成本,适应性强、多用途、工作性能优良穴播机。
其技术方案为。
包括种箱、肥箱、坑带、起垄铲、开沟器、驱动地轮,种箱和肥箱位于机架的上方,外表面与机架由纵向侧板固定联接,种箱和肥箱底面两端设有长方形孔,在种箱和肥箱之间有一隔板,坑带绕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圆面上,坑带从种箱和肥箱底面外表面主动轴处进入种箱和肥箱底面内表面穿过种子和肥料,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种子和肥料分别进入坑带上设置的种坑和肥坑内,在动力带动下,机架上设置的起垄铲翻起土壤起垄,药箱安装在机架上,农药或除草剂由喷头在播种行均匀喷洒,平整器将垄整成梯形,开沟器在梯形垄上开沟,驱动地轮与主动轴同步转动,主动轴转动带动坑带和从动轴转动,坑带离开充种区,由于坑带与机架水平面呈一定夹角,坑带表面的种子落入充种区,肥料落入充肥区,随着坑带继续转动,种坑内的种子落入种管,肥坑内的肥料落入肥管进入土壤,覆土器对播种行和播肥行覆土,完成种肥分播。
所述的一种坑带式花生种肥分播穴播机,种箱与机架水平面呈40~45度角。
所述的一种坑带式花生种肥分播穴播机,机架上设有梯形平整器。
所述的一种坑带式花生种肥分播穴播机,坑带设有多排种坑和肥坑。
所述的一种坑带式花生种肥分播穴播机,每一播种行设有两个相向的起垄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坑带式穴播机结构紧凑,可一次完成起垄、平整、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功能,且种肥分播。
2、采用梯形平整器可将起垄后的垄整成梯形,播种带平整,播种深浅一致,便于田间管理,旱能浇涝能排。
3、采用坑带式播种机,可根据种子的大小更换种坑,充种时间长,种子之间无相对运动,靠重力清种,种子无损伤无空穴,花生是双子叶植物,机械淸种造成种子中的子叶受损伤分离,损伤胚芽。
4、机架上设有药箱,农药或除草剂由喷头在播种行均匀喷洒。
5、种肥分播可以满足作物前期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防止种肥混播烧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种箱A-A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平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种带B向视图。
其中图中1、肥箱 2、种箱 3、坑带 4、机架5、从动轴 6、开沟器 7、起拢铲 8、纵向侧板 9、种管 10、平整器 11、药箱 12、喷头 13、覆土器 14、驱动地轮 15、隔板 16、肥管 17、主动轴 18、种坑 19、肥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数据库框架
- 下一篇:使用对象多个维度的信息存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