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578.7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曾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永刚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村 生活 污水 动力 生物 处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尤其适于农村中、低浓度的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也可适用于农村养殖污水、小乡镇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属污水的处理类(C02F)。
(二)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技术、运行成本等原因,致使现有常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在丘陵、山区等偏远分散的农村进行推广。如:传统活性污泥法、A2/O法、CASS工艺等,存在如下缺陷:(1)土建工程量大,占地面积大,一次性投资费用高,运行管理复杂,对操作技术人员素质要求高等;(2)上述常规好氧工艺中,均需要通过人工曝气充氧,动能消耗巨大,运行成本高;(3)在常规生物处理环节,微生物对系统环境的运行参数,如pH、温度、溶解氧、C/N比、水力负荷等要求苛刻。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主要针对性解决上述传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土建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好氧曝气耗能巨大等问题,充分利用农村具有丰富充足的天然青苔和竹编优势,发明一种无动力好氧风道形成的组合式综合处理系统自动充氧,从而实现对中、低浓度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具有基建投资低、全程无动力消耗、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简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其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利用廉价易得的竹材编织成单个的竹筐,竹筐内装移植的青苔,形成单个竹筐生物好氧单元;然后将单个竹筐生物好氧单元按额定的组合方式堆放在一起形成生物好氧组合矩阵;再通过配水系统引入农村生活污水,生物好氧单元中的青苔在生物好氧组合矩阵中的无动力好氧风道作用下提供氧源、污水提供的营养源情况下逐渐形成生物床,进行新陈代谢,并实现对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好氧生物净化处理。其工作特征是:
1.见图1,工艺总图由1.1进水、1.2配水调节池、1.3无动力好氧风道综合处理系统、1.4集水池、1.5出水组成。农村生活污水依次通过以上流程,进行调节配水,在无动力好氧风道综合处理系统内净化后,经取样监测后达标排放或回用。
2.见图2,竹筐2.1由竹子编制而成,两侧安装竹编或麻绳制成的便携式提手2.2,方便搬运,内部用4根略长于竹筐直径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竹枝插销2.3和2.4分两层(各2根)横向插入竹筐,并在其上分别放上夹层竹编格网2.10,在夹层竹编格网2.10上填充新鲜青苔2.5,使竹筐内部空间分隔为上2.6、中2.7、下2.8三层青苔填充区,以防止青苔2.5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板结、压实,并保证竹筐2.1内部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形成单个竹筐生物好氧单元。
3.见图2,竹筐底部设置有竹筐竹编底座2.9,水可以透过竹筐内的青苔滴出,自然风也可以通过无动力好氧风道(见图4)穿过竹筐底部,以保证竹筐底部的透水性和透风性,使其处于好氧环境,从而促进青苔的生长及其对污水的吸附过滤作用,同时,有利于青苔内部寄生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好氧降解,提高出水水质。
4.见图2,竹筐内部空间分隔为上2.6、中2.7、下2.8三层青苔填充区,每层的青苔均不放置满,与上层竹编格网之间留有一定高度的空余空间,有利于无动力好氧风道的自然风穿透其中,使污水从最上层青苔填充区2.6逐层往下滴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交替好氧-缺氧的降解环境,有利于青苔内部微生物对污水的COD、BOD5、TN、TP等的降解。
5.见图2,竹筐内的青苔可对污水中的SS悬浮物进行物理过滤吸附,由于内部空间分为上、中、下三层青苔填充区,运行一段时间后,上层青苔填充区由于最先截留吸附大量SS,其过滤吸附能力要小于中层,同理,中层小于下层。为保证单个竹筐内青苔的降解活性,应人工将三层青苔进行位置轮换,即原来的上层轮换为下层,原来的中层轮换为上层,原来的下层轮换为中层,以此类推,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定期轮换,使青苔得以轮休,始终保持较高的吸附降解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永刚,未经曾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抗污染反渗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型海水淡化装置的缸体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