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氯‑1,3‑二噻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576.8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1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寿初;杜文斌;田丽霞;赖俊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39/08 | 分类号: | C07D339/08;C07D40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噻烷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β-氯-1,3-二噻烷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3-二噻烷是Corey和Seebach于1965年应用到有机合成反应中的((a)Corey,E.J.;Seebach,D.Carbanions of1,3-Dithianes.Reagents for C-C Bond Formation by Nucleophilic Displacement and Carbonyl Addition.Angew.Chem.,Int.Ed.Engl.1965,4,1075-1077.(b)Corey,E.J.;Seebach,D.Synthesis of1,n-Dicarbonyl Derivates Using Carbanions from1,3-Dithianes.Angew.Chem.,Int.Ed.Engl.1965,4,1077-1078.)。随着化学研究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B.Smith III小组的工作,使1,3-二噻烷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日益增多,在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合成化学家的极大兴趣,它在构建碳碳键及关键中间体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Yus,M.;Najera,C.;Foubelo,F.The role of1,3-dithianes in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Tetrahedron2003,59,6147-6212.(b)Nicolaou,K.C.;Ajito,K.;Patron,A.P.;Khatuya,H.;Richter,P.K.;Bertinato,P.Total Synthesis of Swinholide A.J.Am.Chem.Soc.1996,118,3059-3060.(c)Park,P.U.;Broka,C.A.;Johnson,B.F.;Kishi,Y.Total Synthesis of Debromoaplysiatoxin and Aplysiatoxin.J.Am.Chem.Soc.1987,109,6205-6207.(d)Adam,G.;Zibuck,R.;Seebach,D.Total Synthesis of(+)-Gloeosporone:Assignment of Absolute Configuration.J.Am.Chem.Soc.1987,109,6176-6177.)。通常需要将1,3-二噻烷锂化后再与其他亲电试剂反应构筑碳碳键,而本发明涉及的这种β-氯-1,3-二噻烷的制备方法,不需要先将1,3-二噻烷进行锂化,可直接“一锅法”反应直接得到β-氯-1,3-二噻烷产物,进而实现碳碳键的构建。该方法使用的底物廉价易得,反应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化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廉价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β-氯-1,3-二噻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β-氯-1,3-二噻烷的制备方法,在催化剂三价铁盐存在下,将取代苯乙烯与1,3-二噻烷、N-氯代丁二酰亚胺溶于溶剂中,-30~50℃反应8~24小时,分离纯化得到β-氯-1,3-二噻烷产物。
上述1,3-二噻烷、取代苯乙烯、N-氯代丁二酰亚胺和无水三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比为:1:0.9:1.5:0.1。
所使用的溶剂为1,2-二氯乙烷和二氯甲烷。
所使用的催化剂三价铁盐为无水三氯化铁。
所述的取代苯乙烯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3,4-二甲基苯乙烯、间甲氧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邻甲氧基苯乙烯、2,5-二甲氧基苯乙烯、2,3,4-三甲氧基苯乙烯、3-苄氧基-4-甲氧基苯乙烯、3,4-亚甲二氧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间氯苯乙烯、对溴苯乙烯、邻溴苯乙烯、邻氟苯乙烯、β-萘乙烯。
该方法所使用的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可以一锅法直接得到产品β-氯-1,3-二噻烷化合物,具有有益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所用原料均为已知化合物,可由市场购得或可采用本领域已知方法合成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