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斑祛痘的药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00533.X | 申请日: | 2014-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梅香 |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0;A61P17/1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66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斑祛痘的药物。
背景技术
黄褐斑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
病因尚不清楚,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也见于一些女性生殖系统疾患、结核、癌症、慢性乙醇中毒、肝病等患者。日光可促使发病。男性患者约占10%,有研究认为男性发病与遗传有关。
损害为黄褐或深褐色斑片,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也可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一般较明显。无主观症状和全身不适。色斑深浅与季节,日晒,内分泌因素有关。精神紧张,熬夜,劳累可加重皮损。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祛斑祛痘类产品,但是大都是治标不治本,仅仅从表面上去治疗,而没有深层次的了解雀斑和青春痘等的发病机理,从根本上彻底治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祛斑祛痘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斑祛痘的药物。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祛斑祛痘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生地8-20、车前子5-15、连翘8-20、菊花5-15、赤芍3-12、板蓝根5-15、黄柏5-15、菌陈8-20、枝子5-15、茯苓10-20、僵蚕5-15、蝉蜕3-12。
优选:生地12、车前子10、连翘12、菊花10、赤芍8、板蓝根10、黄柏10、菌陈12、枝子10、茯苓15、僵蚕10、蝉蜕8。
该药物的剂型是汤剂、丸剂、片剂、膏剂、擦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雀斑、黄褐斑、疮、痘、青春痘等疾病。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用于阴虚内热,发斑消渴。
车前子具有利水清热、明目除痰的功效。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菊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外感风热、目暗的功效。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功效,治湿病发斑,经闭,腹痛,目赤等。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利咽的功效,可用于头痛发热,瘟疫病等症状。
黄柏具有泻火解毒、清湿热、黄胆等功效。
菌陈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治湿热黄胆、湿疮等。
枝子具有利水治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脾虚、失眠等。
僵蚕具有息风止痉、化痰散结的功效。
蝉蜕具有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的功效。
发明人根据各个中药材的不同功效,合理组方,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药材配伍和每种药材的适宜用量。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雀斑、黄褐斑、青春痘等的发病根源,从源头上治疗,并且治愈后不易复发。本发明的药物还具有改善肤色,美白,提高皮肤光洁度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药物组成如下(g):
生地8、车前子15、连翘8、菊花15、赤芍3、板蓝根15、黄柏5、菌陈20、枝子5、茯苓20、僵蚕5、蝉蜕12。
实施例2
药物组成如下(g):
生地20、车前子5、连翘20、菊花5、赤芍12、板蓝根5、黄柏15、菌陈8、枝子15、茯苓10、僵蚕15、蝉蜕3。
实施例3
药物组成如下(g):
生地12、车前子10、连翘12、菊花10、赤芍8、板蓝根10、黄柏10、菌陈12、枝子10、茯苓15、僵蚕10、蝉蜕8。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十八年的临床应用史,治愈了数百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梅香,未经李梅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