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相对于引导构件制动提升物体的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9548.3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1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J.比拉德;D.J.马文;R.S.杜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5/18 | 分类号: | B66D5/18;B66D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周心志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相对于 引导 构件 制动 提升 物体 装置 | ||
一种制动装置可操作来帮助相对于引导构件制动提升物体。所述制动装置包括连接至所述提升物体的安装结构以及定位在所述安装结构上的第一制动衬块和第二制动衬块,所述第一制动衬块和所述第二制动衬块在所述引导构件延伸通过的通路的相对侧上。所述第一制动衬块和所述第二制动衬块各自包括可操作来摩擦接合所述引导构件的接触表面。所述第二制动衬块以下述方式接合所述安装结构:使所述第二制动衬块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结构在非制动位置与制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启动器,所述制动启动器可选择性地操作以通过选择性地将所述制动启动器的可致动部分从非展开位置致动至展开位置来发起所述第二制动衬块从所述非制动位置朝向所述制动位置的移动。
发明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制动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操作来帮助相对于引导构件制动提升物体的制动装置。
2.背景信息
提升系统(例如,电梯系统、吊车系统)常常包括提升物体(例如,电梯轿厢)、配重件、连接提升物体和配重件的受拉构件(例如,绳索、皮带)、以及接触受拉构件的绳轮。在操作所述提升系统过程中,可(例如通过机器)选择性地驱动绳轮以选择性地移动提升物体和配重件。提升系统还常常包括帮助相对于引导构件(例如,导轨、钢丝等)制动提升物体(例如,减缓和/或停止提升物体的移动)的制动装置。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改进的制动装置。
发明方面概述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可操作来帮助相对于引导构件制动提升物体。制动装置包括安装结构、第一制动衬块和第二制动衬块、以及制动启动器。安装结构连接至提升物体。第一制动衬块和第二制动衬块被定位在安装结构上以使得它们在引导构件延伸通过的通路的相对侧上。第一制动衬块和第二制动衬块各自包括可操作来摩擦接合引导构件的接触表面。第二制动衬块以下述方式接合安装结构:使第二制动衬块能够相对于安装结构在非制动位置与制动位置之间移动。制动启动器可选择性地操作以通过选择性地将制动启动器的可致动部分从非展开位置致动至展开位置来发起第二制动衬块从非制动位置朝向制动位置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在非制动位置中,第二制动衬块的接触表面并不摩擦接合引导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在制动位置中,第二制动衬块的接触表面摩擦接合引导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随着第二制动衬块从非制动位置向制动位置移动,第二制动衬块的接触表面与通路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第一制动衬块静态地连接至安装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制动装置被配置来使得当第二制动衬块的接触表面摩擦接合引导构件时,致使第二制动衬块相对于制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第二制动衬块包括制动衬块基础部分和制动衬块接触部分,制动衬块接触部分形成可移动制动衬块的接触表面,并且制动衬块接触部分能相对于制动衬块基础部分在非压缩位置与压缩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压缩弹簧在制动衬块接触部分与制动衬块基础部分之间延伸,并且压缩弹簧使制动衬块接触部分朝向非压缩位置偏置。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制动衬块定位通道的定位板,并且第二制动衬块包括定位构件,所述定位构件接合制动衬块定位通道以在第二制动衬块在非制动位置与制动位置之间移动时引导第二制动衬块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制动衬块定位通道沿被设置成相对于通路成角度的轴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替代或另外方面,安装结构包括引导板,所述引导板限定沿被设置成相对于通路成角度的轴延伸的表面,多个滚轮元件定位在第二制动衬块与引导板之间,并且第二制动衬块接合所述滚轮元件以在第二制动衬块在非制动位置与制动位置之间移动时引导第二制动衬块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的斯电梯公司,未经奥的斯电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9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化硼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输送带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