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程序编辑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79036.7 | 申请日: | 2013-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4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有动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 编辑 | ||
一种程序编辑用程序(10),其在程序编辑画面上对使用图形而记述的程序进行编辑,该程序编辑用程序(10)使计算机作为下述单元起作用,即:输入手势特性信息获取单元(11),其获取包含在程序编辑画面上输入的坐标信息、和坐标的轨迹在内的输入手势特性信息;以及处理执行单元(12),其基于输入手势特性信息而确定操作对象,并且确定应用于所述操作对象的指令,执行所述指令,并显示于程序编辑画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的程序编辑方法。
背景技术
由构成FA(Factory Automation)系统的可编程控制器等控制装置执行的程序通常以将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构想作为基础的、由继电器符号语言实现的电路图形式(以下称为梯形图程序)使用图形而进行记述。另外,除此以外有时还以FB(Function Block)、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SFC(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等形式使用图形而进行记述。在信息处理终端使用称为工程设计工具的程序编辑用程序而图形化地进行使用上述图形而记述的程序的创建。
在通常的控制装置的工程设计工具中,使用鼠标和键盘对使用图形而记述的程序进行编辑。例如,在向梯形图程序追加电路符号或者连接线等程序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在用于对程序进行编辑的编辑画面上,重复进行下述处理,即,使用鼠标或键盘,对追加程序构成要素的位置进行指定后,选择希望追加的程序构成要素,从而使得程序的编辑能够得以进行。另外,在进行除追加程序构成要素以外的操作的情况下,也重复进行下述处理,即,对操作的对象进行指定,选择希望执行的处理(以下称为指令),从而使得程序的编辑能够得以进行。
另一方面,近年来,使用具有触摸面板输入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以下称为平板终端)的输入技术日益盛行。在借助该平板终端利用工程设计工具的情况下,通常的方法为,将手指接触触摸面板的操作与利用鼠标光标对操作的对象进行指定并按压鼠标按钮的操作同等地对待,使得程序的编辑能够得以进行。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90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借助平板终端利用工程设计工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上述现有的通常方法,则由于使用手指重复进行对程序构成要素的配置目标进行指定、对程序构成要素的种类进行指定的操作,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即,与利用鼠标进行操作的情况相比,手的移动距离变大,操作变得繁琐。另外,由于手指比鼠标指针大,因此存在下述课题,即,在程序编辑画面上,需要将用于对程序构成要素的种类或者指令进行指定的选择项的一览显示得较大,与利用鼠标进行操作的情况相比,需要使能够在画面上显示的信息减少。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程序编辑用程序,该程序编辑用程序能够使用平板终端,容易地进行使用图形而记述的程序的编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程序编辑用程序在程序编辑画面上对使用图形而记述的程序进行编辑,该程序编辑用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下述单元起作用,即:输入手势特性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包含在程序编辑画面上输入的坐标信息、所述坐标的轨迹、和所述轨迹的朝向在内的输入手势特性信息;以及处理执行单元,其基于输入手势特性信息而确定操作对象,并且还确定应用于所述操作对象的指令,执行所述指令,并显示于程序编辑画面。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获取根据用户在保持将手指接触于使用图形而记述的程序的程序编辑画面的状态下移动手指的输入操作而得到的输入手势特性信息,基于输入手势特性信息而确定操作的对象,并且确定应用于该操作对象的指令,执行该指令并显示于程序编辑画面,因此具有下述效果,即,在平板终端,能够使用在保持将手指接触于程序编辑画面的状态下移动手指的输入操作,同时进行操作的对象(以下称为操作对象)的指定、和针对该操作对象执行的指令的指定,能够容易地进行使用图形而记述的程序的编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9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