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8804.7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4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太田好明;河崎义博;田中良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92/18 | 分类号: | H04W92/18;H04W52/02;H04W6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方法 以及 无线 | ||
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包括第1无线站(20‑1)、第2无线站(20‑2)和第3无线站(10‑1)在内的多个无线站(20)。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第1控制部(201、101),该第1控制部(201、101)取得将表示第3无线站与第2无线站进行通信的第1通知信息发送到该第2无线站的时机即发送时机。此外,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第1通信部(202、102),该第1通信部(202、102)在所取得的发送时机将表示第1无线站与第2无线站实施直接通信的第2通知信息发送到该第2无线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站。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多个无线站的无线通信系统。这其中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构成为,第1无线站和第2无线站经由第3无线站进行通信,并且,第1无线站和第2无线站直接进行通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例如,第1无线站是第1移动台,第2无线站是第2移动台,第3无线站是基站。
进而,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资源中设置有对等点发现帧和对等点发现帧后续的寻呼帧。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第1移动台根据在对等点发现帧中发送的对等点发现信号来识别第2移动台的存在。然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紧接在对等点发现帧后面的寻呼帧中,由第1移动台向第2移动台发送通知信息(例如,寻呼信号)。由此,执行第1移动台与第2移动台之间的直接的通信(直接通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50797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S36.211,“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V11.3.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2:TS36.212,“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V11.3.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3:TS36.213,“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V11.3.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4:TS36.214,“Measurements,”V11.1.0,2012年12月
非专利文献5:TS36.300,“Overall description,”V11.3.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6:TS36.321,“Media Access Control(MAC)protocolspecification,”V11.3.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7:TS36.322,“Radio Link Control(RLC)protocol specification,”V.11.0.0,2012年9月
非专利文献8:TS36.323,“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specification,”V11.3.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9:TS36.331,“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specification,”V11.3.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10:TS36.304,“User Equipment(UE)procedures in idle mode”,V11.4.0,2013年6月
非专利文献11:TS23.122,“Non-Access-Stratum(NAS)functions related toMobile Station(MS)in idle mode,”V11.4.0,2012年12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8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