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自动识别位置的骨密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7868.5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世;朴晶桧;李炳锡;金在学;崔戊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共享技术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谢鑫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自动识别 位置 密度 测量 系统 及其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自动识别位置的骨密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作为能够以面单位照射X射线(X-ray)的锥形射束(cone-beam)形式的骨密度测量系统,通过预先储存的患者信息和位置识别摄像头来识别患者的身体部位信息储存标记,自动确定所需测量骨密度的摄影部位,并测量骨密度,从而能够有效缩短摄影时间且使患者的活动最小化,同时能够自动调整身体各个部位的X射线照射量,由此能够最小化患者的X射线的照射量的利用自动识别位置的骨密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1990年初期,由于“因骨质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的变化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大和产生容易骨折的全身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焦点,1994年WHO(WorldHealthOrganization)提出了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即,该骨质疏松症根据利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测量脊椎、髋部或小臂并以T值(T-score)标准偏差单位测出的骨密度来定义。
这种双能X射线吸收法的基本原理如下:利用两个相互具有不同能量的X射线光子透过身体的软组织和骨头时,测量两者的衰减程度,双能X射线吸收法通过在X射线束(beam)透过物质的过程中X射线的强度根据物质的基本特性等决定透过的量来判断衰减的事实,其中物质的基本特性为厚度、密度、原子结构等。双能X射线吸收法包括笔射束(pencil-beam)形式、扇形射束(fan-beam)形式、锥形射束(cone-beam)形式。
现有的细的笔射束形式、扇形射束形式会消耗最短为30秒至最长为30分钟的摄影时间,由此会增加患者的负担,并且在摄影准备过程中为了正确选择脊椎位置和大腿部位置(SpineLumber1~4,Right-Femur,Left-Femur),因此摄像人员抚摸患者的身体部位,而患者对这种行为处于剧烈反感的状态。
而且,在扫描身体的情况下患者扭动身体或活动时,本质上难以获得正确的影像数据。
另外,对于全身型骨密度测量系统的情况大多采用扇形射束的形式,在此情况下,以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线形式进行扫描。
由此,第一线和第二线之间会产生重叠现象,换言之,由于会发生图像重叠而需要利用多种算法(,algorism)使图像复原,由此具有不便,并且即使利用上述多种算法也会使得原图像的损失较大,从而本质上难以测量正确的骨密度,由此会导致产生严重的数据误差问题。
另外,虽然对于每个身体部位(头、胸腹部、骨盆部等)的推荐照射量不同,但是通过以预定照射量从头至脚进行照射,由此导致对患者照射多余的放射线而增加患者的负担。
韩国注册专利第10-0886483号(“能够修正测量位置的超声波脚部骨密度测量装置”,以下称为现有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超声波脚部骨密度测量装置,该超声波脚部骨密度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在脚板部两侧端部上的多个间隙调节构件而使得被测量者的脚部能够固定在脚板部的正中央位置,并且通过跟腱罩部紧贴脚后跟和跟腱而进行固定,将小腿部紧贴在小腿部支撑台上而固定,由此,即使被测量者在测量过程中活动身体,由于对位于测量位置的脚部进行了稳固地固定,从而能够记录到可靠性高的测量结果。
但是,现有文件1并不是全身扫描即全身型骨密度测量系统而只限定于作为患者(被测量者)身体的一部分的脚部,并在固定脚部后执行测量骨密度,因此完全没有提及到在如上所述的全身型骨密度测量系统中需要克服的问题,即,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因图像重叠导致原数据的损失、多余的放射线照射等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自动识别位置的骨密度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该骨密度测量系统作为能够以面单位照射X射线的锥形射束(cone-beam)形式的骨密度测量系统,其通过预先储存的患者信息和位置识别摄像头来识别患者的身体部位信息储存标记,自动确定所需测量骨密度的摄影部位,并测量骨密度,从而能够有效缩短摄影时间且使患者的活动最小化,同时能够自动调整身体各个部位的X射线照射量,由此使得患者的X射线的照射量最小化。
课题解决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共享技术,未经株式会社共享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