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纸巾包装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77615.8 | 申请日: | 2013-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2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菊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田菊夫 |
| 主分类号: | B65D83/06 | 分类号: | B65D8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白银环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纸巾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湿纸巾层叠体收纳在袋体内而做成的湿纸巾包装体。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湿纸巾包装体在容器内收纳有湿纸巾连续体,其中,该湿纸巾连续体是通过将多张湿纸巾以可分离的方式串联地连续起来而做成的。在取出湿纸巾时,要将湿纸巾一张一张地从容器内抽出来使用。瓶装湿纸巾包装体自以往开始就被广泛使用,该瓶装湿纸巾包装体是通过将湿纸巾连续体收纳在圆筒形的瓶中而做成的。近年来,除了瓶装湿纸巾包装体以外,还广泛使用着收纳容器大致呈长方体状或枕状等形成为袋状的湿纸巾包装体。
收纳容器形成为袋状的湿纸巾包装体在袋体中收纳有湿纸巾层叠体,该湿纸巾层叠体是通过将多张独立的单片式湿纸巾折叠起来而做成的。对于多张独立的单片式湿纸巾,将相互邻接的单片式湿纸巾的始端相互重叠起来,再将始端附近以外的部分折叠并重叠起来。在袋体,形成有用于将湿纸巾从始端侧开始向外抽出的开口部。就近些年的湿纸巾包装体而言,在袋体的开口部安装有取出口框体,以用于在将湿纸巾从开口部抽出时使构成湿纸巾层叠体的各湿纸巾分离出。取出口框体具有:开口形成的阻力施加孔,其形状可满足下列情况,即,能够从该阻力施加孔将从袋体的开口部向外被抽出来的湿纸巾向外取出,并且能够对被抽出的湿纸巾施加阻力;盖体,其用于打开或封闭用来取出湿纸巾的取出口,湿纸巾被抽出时,通过穿过阻力施加孔时会被施加的阻力,该已被抽出来的湿纸巾与叠在其后面的湿纸巾会被分离。
作为公知的湿纸巾包装体,已有的是从袋体的内侧安装取出口框体的类型(内贴型)和从袋体的外侧安装取出口框体的类型(外贴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就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而言,将袋体的开口部与取出口框体的取出孔对准的同时,通过粘接剂或粘合剂等来将取出口框体安装在袋体的外侧。这样,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是将取出口框体安装在袋体的外侧的结构,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且能够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来讲,在使用人开始使用之前即未使用状态的情况下,需要贴付折翼密封部将袋体的开口部封起来,或者,需要对袋体的待成为开口部的位置进行半切处理,以及在将取出口框体安装于袋体时需要使用粘接剂等,从而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倾向。
就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而言,将袋体的开口部与取出口框体的取出口对准的同时,通过热封等方法将取出口框体安装在袋体的内侧。通常,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中,以取出口框体从袋体的内表面向开口部的外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取出口框体。因此,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不需要用于将取出口框体粘接于袋体的粘接剂,也不需要贴付折翼密封部将开口部封起来或对袋体的待成为开口部的位置进行半切处理,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来讲,使取出口框体自袋体的开口部向外侧突出的同时,将取出口框体安装在袋体的内侧,因此,将取出口框体安装于袋体时对定位精度的需求大于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情况下的需求,从而,在安装作业过程中涉及准确性和谨慎性,因此,制造湿纸巾包装体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70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和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分别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在安装于袋体的工序方面也存在不同。而且,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所使用的取出口框体和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所使用的取出口框体在结构上不同,因此,不得不分别制造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中使用的取出口框体和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中使用的取出口框体。
而且,无论是内贴型湿纸巾包装体还是外贴型湿纸巾包装体,都需要为其准备与袋体的开口部的不同形状、大小相应的各种取出口框体,从而不得不制造若干个取出口框体,因此存在需要花费制造成本、用于管理和保管不同零件的较繁杂的功夫和成本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各种形状的湿纸巾包装体在市面上流通的近些年间,已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纸巾包装体,其能够将湿纸巾包装体的制造成本及管理和保管零件所需的成本控制在低的程度上,进而能够解决管理和保管零件的作业繁杂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田菊夫,未经山田菊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