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7317.9 | 申请日: | 2013-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3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佑辅;田中聪;吉嵜聪;森口龙太郎;松本阳介;足立宪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3/02 | 分类号: | F02D13/02;F02D9/02;F02D23/00;F02D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内燃机具有使吸入缸内的空气的量变化的第1致动器、向缸内供给燃料的第2致动器以及对缸内的混合气进行点火的第3致动器,并构成为能够选择将第1空燃比作为目标空燃比的运转和将比所述第1空燃比稀的第2空燃比作为目标空燃比的运转,所述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要求转矩接收单元,其接收要求转矩;
目标空气量算出单元,其使用给出空气量向转矩转换的转换效率的参数即假想空燃比,根据所述要求转矩算出用于达成所述要求转矩的目标空气量;
假想空燃比变更单元,在满足了将运转模式从所述第1空燃比下的运转向所述第2空燃比下的运转切换的条件时,所述假想空燃比变更单元响应于此而将所述假想空燃比从所述第1空燃比变更为所述第2空燃比;
目标空燃比切换单元,其在所述假想空燃比从所述第1空燃比变更到所述第2空燃比后,将目标空燃比从所述第1空燃比向所述第2空燃比切换;
第1致动器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目标空气量决定所述第1致动器的操作量,按照所述操作量操作所述第1致动器;
第2致动器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目标空燃比决定燃料供给量,按照所述燃料供给量操作所述第2致动器;以及
第3致动器控制单元,其基于推定转矩和所述要求转矩决定用于达成所述要求转矩的点火正时,按照所述点火正时操作所述第3致动器,所述推定转矩是根据所述第1致动器的操作量和所述目标空燃比推定的转矩,
所述第1致动器包括使进气门的气门正时变化的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所述第1致动器控制单元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空气量算出与所述第1空燃比对应的目标气门正时即第1气门正时的单元;
基于所述目标空气量算出第2气门正时的单元,该第2气门正时是与所述第2空燃比对应的目标气门正时,且是气门重叠量比第1气门正时下的气门重叠量小的气门正时;
目标气门正时切换单元,其在所述假想空燃比从所述第1空燃比变更到所述第2空燃比后,将所述目标气门正时从所述第1气门正时向所述第2气门正时切换;以及
按照所述目标气门正时操作所述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单元,
所述目标气门正时切换单元包括:
第1预测时间算出单元,其算出根据所述第1致动器的操作量推定的推定空气量达到所述目标空气量为止所需的时间的预测值即第1预测时间;
第2预测时间算出单元,其算出将所述可变气门正时机构从所述第1气门正时的位置操作到所述第2气门正时的位置所需的时间的预测值即第2预测时间;以及
如下单元:该单元在所述假想空燃比从所述第1空燃比变更到所述第2空燃比后所述第1预测时间与所述第2预测时间相一致的时刻,将所述目标气门正时从所述第1气门正时向所述第2气门正时切换,
所述目标空燃比切换单元,在所述假想空燃比从所述第1空燃比变更到所述第2空燃比后,所述目标空气量与所述推定空气量之差变为阈值以下之后,将所述目标空燃比从所述第1空燃比向所述第2空燃比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致动器包括节气门,
所述第1致动器控制单元基于根据所述目标空气量算出的目标进气管压力决定目标节气门开度,按照所述目标节气门开度操作所述节气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燃机是具备增压器的增压发动机,
所述第1致动器包括使所述增压器的增压特性变化的增压特性可变致动器,
所述第1致动器控制单元基于根据所述目标空气量算出的目标增压压力决定所述增压特性可变致动器的操作量,按照所述操作量操作所述增压特性可变致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31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线缆管架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