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参数获取方法、参数优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77082.3 | 申请日: | 2013-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7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联海;李兆俊;汪巍崴;徐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陶海萍;樊一槿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获取 方法 优化 及其 装置 系统 |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参数优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该方法包括:第1基站接收用户设备、或者第2基站或第3基站发送的信息,其中,所述信息包括网络侧用来确定在发生切换初始化或链路失败时所述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小区类型的相关信息、或者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发生切换初始化或链路失败的绝对时间。通过该方法,可根据动态调整的参数范围配置与小区覆盖范围对应的小区类型,从而进一步配置与小区类型对应的触发条件,这样,在小区范围动态时也可满足业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参数获取方法、参数优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现有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移动鲁棒性优化(MRO,MobilityRobustness Optimization)的功能之一是能够检测在移动中发生的链路失败,该链路失败可包括切换太晚(Too Late Handover),切换太早(Too Early Handover)和切换到错误小区(Handover to Wrong Cell)。
其中,切换太晚是指,在该切换的时候而没有切换,使终端设备在小区中停留的太久,并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 Link Failure),在发生连接失败后,该终端设备在另一个小区中做连接重建。
切换太早是指,终端设备从源小区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RLF,或者在切换过程中发生了切换失败,此后,该终端设备在源小区中进行链路重建。
切换到错误小区是指,终端设备从源小区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RLF,或者在切换过程中发生了切换失败;该终端设备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之外的小区发生重建。
目前,MRO检测机制能够区分以上三种连接失败。在收集一定数量的样本后,基站会判断与目标基站之间的切换界设置是否合适。如果需要调整,基站将通过消息(如Mobility Change Request)通知邻居小区进行参数调整。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目前的MRO检测机制只适用于小区覆盖范围是相对稳定的场景。但是,在Rel12中将考虑引入动态天线系统(AAS,Active Antenna System),配备AAS的基站可以动态调整天线组的参数,这样,会使小区的覆盖范围动态的变化以满足业务需求。这样采用现有机制进行检测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增强现在的MRO机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参数优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可根据动态调整的参数范围配置与小区覆盖范围对应的小区类型,从而进一步配置与小区类型对应的触发条件,这样,在小区范围动态时也可满足业务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1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1基站接收用户设备、或者第2基站或第3基站发送的信息,其中,
该信息包括网络侧用来确定在发生切换初始化或链路失败时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小区类型的相关信息、或者该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发生切换初始化或链路失败的绝对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2基站接收用户设备或第1基站或者第3基站通知的信息,其中,该信息包括网络侧用来确定在发生切换初始化或链路失败时该第1基站和第2基站的小区类型的相关信息、或者该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发生切换初始化或链路失败的绝对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7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