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房造影装置以及使用该乳房造影装置的目标照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76744.5 | 申请日: | 2013-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8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文振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睿恩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郝娟君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乳房 造影 装置 以及 使用 目标 照射 方法 | ||
本文公开了用于对乳房X射线照相的乳房造影装置和使用该乳房造影装置对待检目标照相的方法。该乳房造影装置包括:发生器,其照射x射线;面向发生器的检测器;按压垫,其在发生器和检测器之间移动,以按压待检目标;生物指数判定单元,其判定对象的生物指数;以及控制器,其基于在生物指数判定单元中判定的生物指数控制按压垫的移动距离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待检目标x射线照相的乳房造影装置以及使用该乳房造影装置对待检目标照相的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通过去除或者最小化施加到对象的痛苦或者不舒适而对对象提供舒适性并且达到高照相精度的乳房造影装置,以及使用该乳房造影装置对待检目标照相的方法。
本发明源自于执行为知识经济部(The Ministry of Knowledge Economy)的基于多X射线源和断层影像系统技术开发的纳米材料的一部分的研究[项目管理号码:10037414,项目名:基于多X射线源和断层影像系统技术开发的纳米材料]。
背景技术
X射线一般地指如下短波长电磁波,其具有0.01nm至10nm的波长以及30×1015Hz到30×1018Hz的频率。X射线照相是通过X射线的高穿透能力对待检目标的内部投影并显示的射线照相术之一。如熟知的,在X射线传输通过物体的过程中,X射线涉及取决于物体的材料、密度以及厚度的衰减现象,诸如康普顿散射、光电效应等等。因此,X射线照相基于在X射线通过待检目标的过程中积累的X射线衰减量投影并显示待检目标的内部部分。为此,使用专用的X射线系统。
近来,X射线影像技术已经迅速地演变为具有各种优点的数字X射线影像技术,诸如较高的分辩率、宽的动态区、易于产生电信号、数据的简单处理和存储等等,代替了使用胶片的传统模拟方案,同时移植到半导体领域。数字式影像技术强烈地反映了临床环境需求,诸如基于数字图象的卓越诊断能力的疾病早期诊断。
因此,已经引入了作为乳房专用X射线照相技术的“数字乳房造影法”,其能够通过使用X射线的独有生物学组织对比能力将对应于待检目标的胸部内部结构表示为高分辨率图像,来检测病区和微型钙化,以对乳腺癌进行检
一般的乳房造影装置主要地包括:支承柱,所述支承柱具有固定到底部的下端部,且具有竖向柱形状;以及C臂或装置主体,其安装在支承柱上以在竖直方向上上升或者下降,并且总体上具有C形状或者与C形状类似的形状,其中其中央部构造成相对于水平轴线可旋转。朝向装置主体的下端部照射X射线的发生器安装在装置主体的上端部,并且面向发生器的检测器安装在装置主体的下端部。沿着装置主体内表面在竖向上且线性地往复的按压垫安装在发生器和检测器之间。
在如上所述的乳房造影装置中,当对象在照相位置处于站立或者就座状态时,装置主体相对于支承柱上升或者下降和旋转,以便调节装置主体的高度和角度,从而将对象胸部置于检测器上的目标位置然后,按压垫朝向检测器移动,以按压胸部。在这一状态下,发生器朝向胸部和检测器照射X射线,并且设置在胸部后面的检测器接收通过胸部的X射线,以获得图像。
亦即,检测器针对与入射的X射线的量成比例的各位置产生电信号,并且读取电信号和位置信息,通过图象处理算法处理读取的电信号和位置信息,由此可以获得对应角度的胸部X射线图像然后,在旋转发生器和检测器且乳房介于发生器和检测器之间的情况下重复上述过程,由此乳房造影法设备可以获得各种内外侧斜位角的对象胸部高分辨率图像。
在具有上述照相原理的一般乳房造影装置中,用于最小化对象不舒适以及获得高质量X射线图像的关键驱动机械是按压垫的按压操作和装置主体的上升或者下降和旋转操作。特别地,由于在X射线照相时,按压垫对胸部施加定向压力,其直接关联于对象感受到痛苦和不舒适,并且由于装置主体通过上升或下降和旋转确定准确照相位置,其直接关联于X射线图像的质量。
这里,按压垫按压胸部,以在如下状态下对胸部照相:其中胸部被按压,以将看起来与乳腺重叠的肿块(病区或者微型钙化可能性较高的部分)等等与乳腺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睿恩斯有限公司,未经韩国睿恩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