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通信定时控制设备、连接控制设备、通信定时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6647.6 | 申请日: | 2013-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0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孝明;岩井孝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H04W76/38;H04L29/08;H04W8/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兰;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定时 控制 设备 连接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和均等分配通信机会的通信系统。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连接控制设备(20),当从其中同时通信受限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包括的第一通信设备(10)接收请求连接到网络(40)的连接请求消息与请求临时通信的消息相对应时,允许第一通信设备(10)临时连接到网络(40);以及通信定时控制设备(30),当允许第一通信设备(10)临时连接到网络(40)时,向第一通信设备(10)发送指示通信定时的通信允许定时通知消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通信定时控制设备、连接控制设备、通信定时控制方法及程序,并且例如涉及将通信定时通知给其中同时通信受限的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系统、通信定时控制设备、连接控制设备、通信定时控制方法及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了各种类型的通信终端,例如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和智能电话,并且拥有多个通信终端的用户通常根据其使用目的分别使用每个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签订合同来使用通信线路用于每个通信终端。例如,拥有移动电话和智能电话的用户需要与通信供应商签订合同来使用通信线路用于每个通信终端。因此,随着用户拥有的通信终端数量的增加,使用通信线路的合同费用的量也增加。此外,如果在将来机器与机器(M2M)通信普及,那么一个公司或一个团体管理的M2M装置的数量会增加,因此使用管理每个M2M装置所需的通信线路的合同费用的量也会增加。
例如,由关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化组织3GPP限定的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网络配置,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利用机器类型通信(MTC)装置进行通信。MTC装置对应于M2M装置。
减少如上所述施加于用户的使用通信线路的合同费用量的一个可能方案是,提供允许用户使用单个通信线路的合同来使用多个通信终端的通信服务。因为这种通信服务允许多个用户共享单个通信线路,所以这种通信服务也使得能够以低成本将通信线路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用户等等。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22.368 V11.3.0(2011-09)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Aspects;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TC);(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技术规范组服务与系统方面;机器型通信(MTC)的服务需求)阶段1(版本1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但是,在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允许他们利用使用单个通信线路的合同使用多个通信终端时,如果一个通信终端专门使用该线路或者长时间使用该线路,那么其他通信终端或其他用户进行通信的机会减少。此外,因为在M2M通信中通过一个公司等等管理的M2M装置的数量多,所以如果一个通信终端专门使用该线路或者长时间使用该线路,那么很多通信终端失去通信机会,这样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性。
本发明的示例性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和均等分配通信机会的通信系统、通信定时控制设备、连接控制设备、通信定时控制方法及程序,以解决上述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方案的通信系统包括:连接控制设备,该连接控制设备从其中同时通信受限的多个通信设备中包括的第一通信设备接收请求连接到网络的连接请求消息,并且当连接请求消息与请求临时通信的消息相对应时,允许第一通信设备临时连接到网络;以及通信定时控制设备,当允许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临时连接到网络时,该通信定时控制设备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指示通信定时的通信允许定时通知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