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6569.X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1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岸本尚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9;H01M4/505;H01M4/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的电极等的制造中使用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车辆、笔记本型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等的驱动用电源利用可进行充放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具备: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板、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板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可脱离嵌入锂的锂氧化物等正极活性物质、粘接剂以及导电助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可吸藏放出锂的碳材料等负极活性物质和粘接剂。
正极板例如通过在正极集电体上涂布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粘接剂、导电助剂和溶剂的正极糊剂而得到。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作为具有金属箔、和形成于该金属箔上且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碳系导电助剂及粘接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制作正极糊剂的正极糊剂作制工序、和将该正极糊剂涂布于金属箔上的涂布工序,正极糊剂作制工序中,在以横轴为混合粉末密度,以对数刻度的纵轴为正极糊剂的粘度的单对数曲线图中,按照混合粉末的混合粉末密度的值x、及正极糊剂的粘度的值y的组(x,y)进入规定区域R内的方式,制备以在50~65wt%的范围选择的固体成分浓度制备正极糊剂。
正极糊剂等的电极糊剂的固体成分浓度越高,越能够减少制造正极板等电极板时的干燥时间及溶剂量,所以优选。但是,在将电极糊剂的固体成分浓度设为例如大于65质量%这样的比现有技术中假定的浓度高的固体成分浓度的情况下,电极糊剂的粘度会过高,有时难以通过口模涂布机等涂布装置进行涂布。因此,在制作电极糊剂方面,从进一步提高固体成分浓度的观点来看尚有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528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即使为例如大于65质量%那样的高固体成分浓度也能够进行涂布的低粘度的电极糊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活性物质和溶剂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的微混合处理工序:通过微混合器对固体成分和溶剂的混合物进行混炼,所述混合物含有以高固体成分浓度配合的活性物质。
另外,所述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微混合器的混合部的剪切能优选在4000kJ/L以上16000kJ/L以下的范围。
另外,所述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混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大于65质量%。
另外,所述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微混合处理工序之前,优选包含在所述活性物质上被覆添加剂的被覆处理工序。
另外,所述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中,在所述微混合处理工序中,优选还加入了添加剂进行混炼。
另外,所述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中,优选所述活性物质含有锂镍锰复合氧化物,所述电极糊剂还含有具有锂离子导电性的物质作为添加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制造即使为例如大于65质量%那样的高固体成分浓度也能够进行涂布的低粘度的电极糊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例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有关实施例1~3及比较例1~4中得到的电极的200循环后的容量维持率及电池输出的图;
图6是示出有关实施例4及比较例5中得到的电极糊剂的固体成分率及糊粘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实施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
<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是含有活性物质和溶剂的电极糊剂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的微混合处理工序:通过微混合器对含有固体成分和溶剂的混合物进行混炼,所述混合物以高固体成分浓度配合有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