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现针对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的切换的方法和无线电网络节点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6390.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9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朱怀松;宋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杨美灵;付曼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现 针对 用户 设备 传输 模式 切换 方法 无线电 网络 节点 | ||
1.一种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中用于实现用于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模式之间的切换的方法,其中,当由所述至少一个UE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质量高于切换阈值时使用第一传输模式,而当所述质量低于所述切换阈值时使用第二传输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传输模式用于发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并且由所述至少一个UE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所述质量处于距所述切换阈值的特定附近范围之内时,获取(300)与所述至少一个UE中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第一性能等级,
-当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用于发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并且由所述至少一个UE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所述质量处于距所述切换阈值的所述特定附近范围之内时,获取(302)与所述至少一个UE中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第二性能等级,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性能等级与所述第二性能等级之间的偏差来调整(308)所述切换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切换阈值包括在所述第一性能等级高于(504)所述第二性能等级时减小(506)所述切换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性能等级比所述第二性能等级高(504)第一差额时,减小所述切换阈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调整所述切换阈值包括在所述第一性能等级低于(508)所述第二性能等级时增加(510)所述切换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性能等级比所述第二性能等级低(508)第二差额时,增加所述切换阈值。
6.如权利要求3和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差额相等。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性能等级涉及下行链路吞吐量。
8.一种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所述无线电网络节点(800)包括:
-切换单元(800a),配置成在用于向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传输模式之间切换,并且当由所述至少一个UE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质量高于切换阈值时选择第一传输模式,而当所述质量低于所述切换阈值时选择第二传输模式,
-发射单元(800b),配置成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传输模式其中之一向所述至少一个UE传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
-获取单元(800c),配置成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用于发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并且由所述至少一个UE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所述质量处于距所述切换阈值的特定附近范围之内时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UE中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第一性能等级,并且配置成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用于发送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并且由所述至少一个UE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所述质量处于距所述切换阈值的所述特定附近范围之内时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UE中的所述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有关的第二性能等级,以及
-调整单元(800d),配置成基于所述第一性能等级与所述第二性能等级之间的偏差来调整所述切换阈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调整单元(800d)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性能等级高于所述第二性能等级时减小所述切换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调整单元(800d)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性能等级比所述第二性能等级高第一差额时减小所述切换阈值。
11.如权利要求8-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调整单元(800d)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性能等级低于所述第二性能等级时增加所述切换阈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调整单元(800d)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性能等级比所述第二性能等级低第二差额时增加所述切换阈值。
13.如权利要求10和12所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差额相等。
14.如权利要求8-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80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性能等级涉及下行链路吞吐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3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