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除模块保养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4659.5 | 申请日: | 2013-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2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P·罗斯;保罗·R·奎姆;约瑟夫·E·泰克斯;马克·T·温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瑞克明尼苏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16 | 分类号: | B05B7/16;B05C5/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江晖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保养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涉及用于分配热熔粘合剂的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具有阀的分配模块的保养座,热熔粘合剂从该阀被施加。
背景技术
热熔粘合剂分配系统通常用在生产组装线中以自动分散用在诸如箱子、纸板盒等的包装材料的构造中的粘合剂。热熔分配系统传统地包括材料箱、加热元件、泵和分配器。在由泵供应到分配器之前使用加热元件在箱内融化固体聚合物颗粒。由于如果允许冷却,则融化的颗粒将再次凝固成固体形式,因而融化的颗粒从箱到分配器必须保持在一定温度。这通常需要在箱、泵和分配器中布置加热元件,以及加热连接这些部件的任何管道或软管。此外,传统的热熔分配系统通常利用具有较大体积的箱,以便在其中容纳的颗粒融化之后可以延长分配的时期。然而,箱中较大体积的颗粒需要长期的时间以完全融化,这增加了系统的启动时间。例如,典型的箱包括沿矩形的、重力给料的箱的壁排成一行的多个加热元件,使得沿着壁的融化的颗粒妨碍加热元件有效融化容器中心的颗粒。由于延长的热暴露,融化这些箱中的颗粒所需的延长的时间增加了粘合剂“炭化”或变黑的可能。
当主要的分配阀座被移除时,保养座提供了用于关闭分配模块内的阀的辅助手段。例如,分配阀座可以被移除以进行维护,以便从分配阀座内的分配孔中清除残渣或炭渣。传统的分配模块具有被配置为与用于致动分配模块的阀杆的过渡段结合的保养座。Lewis等人的5,873,528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这样的分配模块。然而,将阀杆配置为与保养座结合需要对阀杆进行额外的加工,这增加了阀杆的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流体分配阀包括模块、排放尖端、阀杆和可移动保养座。所述模块具有流体入口、流体出口和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连接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所述排放尖端可移除地安装到所述模块上,并且与所述流体出口流体连通。所述阀杆延伸进入所述流体通道中,以关闭所述排放尖端。所述可移动保养座在所述排放尖端和所述流体入口之间围绕流体通道内的阀杆。所述保养座被配置为当排放尖端被移除时密封所述流体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流体分配阀包括主体、尖端盖、阀杆、浮动座、弹簧和提升器。所述主体具有流体通道。所述尖端盖与所述主体连接,以便与所述流体通道流体连通。所述阀杆通过所述流体通道延伸至所述尖端盖。所述浮动座在流体通道内围绕所述阀杆。所述弹簧被配置为朝向所述流体通道偏压所述浮动座。所述提升器布置在所述尖端盖和所述浮动座之间,并且被配置为推动所述浮动座远离所述流体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分配热熔粘合剂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与具有可移除的内尖端过滤器和保养座的分配模块连接的热熔歧管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分配模块的示出相对于阀杆和尖端盖可移除的尖端过滤器和保养座的分解图;
图4A是图3的分配模块的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保养座的剖视图;
图4B是图3的分配模块的示出处于关闭状态的保养座的剖视图,其中尖端过滤器和尖端盖被移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系统10的示意图,该系统为用于分配热熔粘合剂的系统。系统10包括冷区12、热区14、气源16、气控阀17和控制器18。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冷区12包括容器20和供应组件22,所述供应组件包括真空组件24、供应软管26和入口28。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热区14包括融化系统30、泵32和分配器34。气源16为在冷区12和热区14中向系统10的部件供应压缩气体的源。气控阀17通过空气软管35A与气源16连接,并且选择性地控制从气源16通过空气软管35B到真空组件24并且通过空气软管35C到泵32的电机36的空气流动。空气软管35D连接气源16与分配器34,绕过气控阀17。控制器18与系统10的多个部件通信连接,例如气控阀17、融化系统30、泵32和/或分配器34,来控制系统10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瑞克明尼苏达有限公司,未经格瑞克明尼苏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4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