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控制方法及影像信号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4310.1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9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饭田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影像 信号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技术即帧频控制的控制方式。
背景技术
所谓帧频控制(Frame Rate Control:以下称为“FRC”),是信号控制用IC或者液晶驱动用驱动器IC所具有的功能,使用该帧频控制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表现出比物理上能够显示的灰阶更多的灰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例如,通过在物理上能够进行6位(64灰阶)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2位扩展的FRC,从而能够实现相当于8位(256灰阶)的灰阶表现。该手段使用时间或空间上的递色(dithering)处理、或者使用时间和空间上的递色处理而进行灰阶增加(或者灰阶剔除),通过残像效果而表现出中间阶。通常,物理上能够显示的灰阶较多的结构部件价格高,因此在低成本产品的开发中已知下述有效方式,即,大多使用FRC与低成本部件的组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42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877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使用FRC的情况下,由于识别出灰阶增加(或者灰阶剔除)时的亮度变化,因而导致亮度闪变(闪烁)及面内的亮度不匀,容易引起画质的劣化。这一现象以在基本动作的灰阶增加(或者灰阶剔除)时引起的像元的亮度变化为原因,在原理上无法完全消除。由此,在使用FRC时,必须设法使观测者识别不到上述现象。作为通常所知的抑制闪烁的手段,能够举出后述的2种方法。
在第1种方法中,通过减小每1个灰阶的亮度差而减小亮度变化量,从而难以感知亮度的变化。如果采用物理上显示灰阶较多的驱动器IC,则能够容易地实现该方法,但存在成本变高的问题。作为其他的实现方法,如果减小向液晶的施加电压的绝对量,则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但由于液晶的透过率降低,因此存在对比度降低的问题。
在第2种方法中,通过改变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条件,从而使得人难以感知亮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此,通常已知将帧频设为2倍的倍速驱动,但在该方式中,容易引起下述等各种问题,即,由于消耗电力的增加和电路部件的负载增大而引起的发热量的增加,以及由于因向液晶单元的写入时间减少而引起的像素充电不足所导致的对比度不足。
在FRC中,发生亮度不匀的主要原因是因空间上的递色处理引起的,其可观察性与在FRC中扩展的位宽成正比。例如,通常在2位扩展FRC中将2×2像素作为1个像素块,在3位扩展FRC中将2×4像素作为1个像素块,在4位扩展FRC中将4×4像素作为1个像素块而进行空间递色处理。如上所述,伴随位数量的增加,在1个像素块内,亮度发生变化的像元的面内坐标容易产生偏聚,因此该偏聚容易以亮度不匀的方式被观测者识别出。
在使用FRC的情况下,进行扩展的位宽越宽,上述偏聚效应越明显,为了有效使用FRC,要求得到与位宽的扩展相匹配地对闪烁和亮度不匀进行抑制的手段。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信号控制技术,其能够对使用FRC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品质的降低进行抑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控制方法具有下述工序:(a)获取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中的坐标信息及时间信息;(b)对储存多个帧频控制参数的查找表进行参照,选择与所述坐标信息及所述时间信息相对应的帧频控制参数;(c)将选择出的所述帧频控制参数作为红色及蓝色像素控制用帧频控制参数、和相对于该红色及蓝色像素控制用帧频控制参数为逆相位的绿色像素控制用帧频控制参数而输出;(d)将输入至所述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所包含的影像数据中的预先确定的低位的影像数据、和所述红色及蓝色像素控制用帧频控制参数相加并作为红色及蓝色像素控制用灰阶增加矩阵而输出,并且,将所述预先确定的低位的影像数据、和所述绿色像素控制用帧频控制参数相加并作为绿色像素控制用灰阶增加矩阵而输出;以及(e)基于所述红色、蓝色及绿色像素控制用灰阶增加矩阵的输出,对输入至所述显示装置的影像信号所包含的影像数据中的预先确定的高位的影像数据进行灰阶增加,并将显示用数据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4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