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爆胎防弹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4159.1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6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钟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钟奎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B60C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爆胎 防弹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爆胎防弹轮胎,混合硅橡胶与球形EVA(ethylenevinylacetate)发泡体,填充轮胎内部,使得完全没有空气压,从而不仅防止由于钉子、钢筋、钢板、子弹或各种碎片等导致轮胎的爆胎、撕破或破裂,而且,在60℃以上的高温环境及-60℃以上的低温环境下也能够安全地进行100km以上的高速行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车轴上,具备接受发动机驱动时产生的驱动力的传递并进行旋转的车轮。而且,在车轮上具备轮胎,所述轮胎支撑车辆的负载,缓解在路面发生的冲击,把发动机的动力、制动力及转向力等传递给路面,保持车辆的运动,这种轮胎大致分为为了保持空气压而内置内胎的内胎内置式轮胎和不内置内胎的无内胎轮胎。
另一方面,就如上所述的轮胎而言,当发生了在车辆行驶时发生的爆胎或撕破等时,突然失去平衡和转向能力,由此引起追尾事故或翻倒而诱发大型事故。即,如果发生爆胎,则车辆突然向该爆胎发生的部位倾斜,轮胎后方诱发像波涛起伏一样颤动的驻波现象,不仅妨碍车辆的乘车感,而且轮胎的摩擦热增大,最终导致轮胎破裂,由此诱发第二次、第三次以上的追加事故等,妨碍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因此,为防止这种情况,开发了在轮胎内注入作为液体粘合剂的硅的轮胎,其能够防止直径在7mm以下的钉子或碎片等的爆胎,但对于直径7mm以上的大钉子或钢筋等则没有效果,另外,由于只适用于轮胎与地面相接的面,因而具有轮胎的侧面依然存在爆胎的危险的问题,而且,如果并非诸如钉子的圆柱形态,而是诸如钢板或刀的平板形物体扎进轮胎,那么由于硅被泄漏而存在每次需要更换轮胎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开发出了以蜂窝状的六角形构成的无空气的轮胎,但其在高速行驶时噪声和振动严重,存在无实用性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正在不断进行研究开发,作为相关现有技术,有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2-0031991号“轮胎”及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4-039067号“安全的轮胎、车轮”。
具体而言,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2-0031991号“轮胎”如图1及2所示,对于在安装于车身下方并传递车辆动力的车轴的两端安装轮胎方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1,在所述轮胎的中央进行安装;弹力部2,在该轮辋1的外周以硅材质形成且自身具有弹力;胎面部3,以生橡胶材质等形成在该弹力部2的外周,以发挥行驶力与制动力的,其中在所述弹力部2的外周形成多个凸起部4,以构成为能够结合设置在内侧面形成了与所述凸起部4对应的凹部的胎面部3,另外,所述弹力部2分别以独立状态形成含有空气的气泡5的方式成型,使所述胎面部结合于所述弹力部2外周。
但是,就所述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2-0031991号“轮胎”而言,如果被钉子或钢筋或钢板等扎入,则使得相应部分的气泡的空气泄漏,因此,轮胎的胎面部分接触地面时,由于压力弱而出现凹凸,使得汽车颤动或跳动,从而存在无法高速行驶的问题,而且每当如上所述有钉子、钢筋、钢板等扎入时,存在每次需要更换轮胎的问题。
而且,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4-039067号“安全的轮胎、车轮”如图3所示,在轮子、轮胎1中,其特征在于,分别分离地结合设置,即按在内部一侧整体以应对行驶中爆胎时的合成树脂2、硅等的所有橡胶物质或其它物质3等进行填充,从而进行构成设置,且从缓冲程度小的开始向轮毂4侧设置,然后设置缓冲作用大的物质的合成树脂2、硅、其它物质3、橡胶物质等的方式设置。
但是,就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4-039067号“安全的轮胎、车轮”而言,由于不耐热,因而如果汽车以100km以上的速度长时间持续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则由于发生80~90℃以上的高温,轮胎内部的合成树脂或一般物质变软,丧失轮胎自身的功能。即,轮胎因压力减弱而造成弹性减小,由此,随着无法承受汽车重量而被压缩,从而不仅无法高速行驶,而且在-20~-40℃的寒冷冬季,合成树脂或橡胶物质、一般物质变硬,失去弹力,因而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存在发生颤动或跳动的问题。而且,还未解决从缓冲程度小的开始向轮毂侧进行设置,然后设置缓冲作用大的物质的合成树脂、硅、其它物质、橡胶物质等,即,分别分离地结合设置的构成,也会在80℃以上的高温下变软,在-20~-40℃的低温下变硬的现象,因而存在无法高速行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钟奎,未经李钟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4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蓄水排水装置
- 下一篇:新型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