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引导真空辅助活检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73927.1 | 申请日: | 2013-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5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B·H·W·亨德里克斯;C·赖克;W·C·J·比尔霍夫;M·米勒;F·M·A·M·范加尔;J·C·M·韦尔斯勒格尔斯;V·V·普利;S·斯托费莱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B10/02;A61B5/00;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英;刘炳胜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引导 真空 辅助 活检 设备 | ||
1.一种介入设备(BD),包括:
-针结构(SL、I_S),其被布置为被插入到生物组织中,所述针结构具有被定位到所述针结构(SL、I_S)的侧面的腔体(CV),以及
-多条光纤(DF1、DF2、SF1、SF2),其在一端中能够外部访问,并且在它们的相对的端中被连接到光学端口(S1、S2、D1、D2),其中,所述光学端口(S1、S2、D1、D2)空间地分布在所述针结构(SL、I_S)的所述腔体的相对侧上的表面部分上,以便允许基于将光学信号应用到所述多条光纤(SF1、SF2)中的在所述腔体的第一侧处的一条并且检测在所述多条光纤(DF1、DF2)中的所述腔体的所述相对侧处的另一条处的针对所述光学信号的光学响应,来对存在于所述腔体(CV)的生物组织进行光学探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所述针结构(SL、I_S)包括具有形成作为中空空间的所述腔体(CV)的壁的套管(SL),并且其中,所述多条光纤(DF1、SF1)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所述腔体的所述壁的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至少第一光学端口(S1)被布置在所述壁的表面部分处,从而在应用光学信号之后,在垂直于所述套管(SL)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将光引导到所述套管(SL)的外部,并且其中,至少第二光学端口(D1)被布置在所述壁的另一表面部分处,从而允许接收来自生物组织的对所述光的光学响应,所述生物组织存在于被定位到所述套管(SL)的侧面的所述腔体(CV)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所述至少第一光学端口(S1)被连接到被布置在所述套管的所述壁的结构内、沿着螺旋图案的至少部分的光纤(SF1),使得沿所述光纤(SF1)的矢量在所述至少第一光学端口(S1)处指向所述套管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所述光学端口(S1、S2、D1、D2)空间地被分布,从而覆盖所述腔体(CV)的不同纵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设备(BD),包括活检设备,
-其中,所述活检设备的所述针结构(I_S)被布置为被插入到生物组织中并且被布置为获取所述生物组织的活检体,其中,所述针结构(I_S)包括腔体(CV),在应用负压之后,所述生物组织的部分能够被吸取到所述腔体中,其中,所述针结构(I_S)包括孔(SH),通过所述孔,所述活检体能够在应用负压之后被吸取,并且
-其中,所述光学端口(S1、S2、D1、D2)空间地被分布,从而覆盖所述腔体(CV)的不同纵向位置,以便允许基于将光学信号应用到所述多条光纤(SF1、SF2)中的一条并且检测在所述多条光纤(DF1、DF2)中的另一条处的针对所述光学信号的光学响应,来对存在于所述腔体(CV)中的生物组织进行光学探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多个光学端口(S1、S2、D1、D2)沿所述腔体(CV)被定位,从而允许对存在于所述腔体(CV)中的生物组织的总体积进行光学探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所述光纤(DF1、DF2、SF1、SF2)沿所述针结构的旋转轴被布置在所述针结构(I_S)的填充体(OBT)的壁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所述光学端口(S1、S2、D1、D2)被形成为在所述针结构(I_S)的填充体(OBT)的壁中的各自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设备(BD),其中,所述光学端口(S1、S2、D1、D2)被形成为由以下中的一个密封的开口:光学透明树脂(TR)、光学散射树脂(S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39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