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3024.3 | 申请日: | 201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9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亨;今泽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46 | 分类号: | H02K3/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熊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搭载在车辆等中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那样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尤其涉及具备卷绕转子线圈的绝缘绕线管的转子。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圆筒状绝缘绕线管,从转子铁心爪部的根部附近向爪部前端方向延伸、且在爪部前端外延部形成有肋条的舌片上设置狭缝,将组装时因扭转产生的局部应力分散,能防止舌片的断裂、损坏等,能提高组装作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也提出了一种转子,以S字形的弯曲部来构成从侧壁部使其厚度降低至一半左右而得到的檐部的根部,该侧壁部在同样的绕线管的一部分形成励磁线圈的收纳部,由此提高了组装性和作业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登记第29416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KR200800213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年来,随着发动机室的狭小化,对以搭载元器件的耐热性为首的耐久性提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圆筒状绝缘绕线管上,根据该耐热温度的上升要求,例如有时会采用在聚酰胺树脂中加入了玻璃填料后得到的高耐热性材料。然而,在采用对聚酰胺树脂添加玻璃填料从而提高了耐热性的材料的情况下,与仅采用聚酰胺树脂的情况相比,其难点在于容易在作业时产生裂纹,该状态下,即使使用专利文献1那样在舌片上设置了狭缝的转子绕线管,也难以防止舌片断裂、损坏等。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厚度的薄檐片上,檐片弯曲作业性较好,具有抑制断裂的效果,但由于在多个檐部整个根部附近部设置了厚度较薄且截面呈S形弯曲的弯曲部,因此存在作为成形品的绕线管在成形时的树脂流动性劣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会发生流动到考虑了树脂流动性的厚度的侧壁部的成形材料在檐部根部附近部因S字形的狭窄通路而堵塞的问题。该狭窄通路的宽度与设置在侧壁部外周端的多个檐部的根部宽度大致相同,因此流动性急剧降低,因而无法缩短制造时间,无法改善生产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由励磁线圈、卷绕有所述励磁线圈的绝缘绕线管、以及设置为经由所述绝缘绕线管将所述励磁线圈包围的一对励磁铁心体构成,所述励磁铁心体各自的外周部上分别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爪状磁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绕线管具有从所述爪状磁极的根部附近部沿着爪状磁极内表面延伸的多个檐部,在所述檐部各自的根部形成有彼此在周向上具有间隔的多个薄壁部。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在圆筒状绝缘绕线管的、设置于侧壁部外周端的多个檐部的根部附近部分别构成多个在周向上不连续的薄壁部,从而不会降低弯曲檐部来进行组装时的作业性,能获得提高了绝缘绕线管成形性的转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的剖视图。
图2是提取出图1的一对励磁铁心体的其中一方来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绝缘绕线管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在组装前从箭头A观察图1的绝缘绕线管得到的侧视图。
图5是提取出图4的檐部的一部分来表示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图4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与本发明的薄壁部的形成方式有关的各种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6的其它实施例的图4的B-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转子结构的剖视图。转子1由产生磁通的励磁线圈2、以及设置成经由绝缘绕线管5将该励磁线圈2包围的一对励磁铁心体3、4构成,上述励磁铁心体3和励磁铁心体4在各自的外周部分别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爪状磁极3a、4a,爪状磁极3a、4a的前端部设置成在周向上相互啮合。上述励磁线圈2卷绕在绝缘绕线管5的周围。设置有与励磁铁心体3、4同样地嵌入到轴6上的滑环ASSY7,以将电流从外部经由未图示的电刷提供给两个滑环。
励磁铁心体3、4如图2中仅示出了其中一方(励磁铁心体3)那样,由多个爪状磁极3a、与轴6的嵌合部位即圆筒部3b、以及将各爪状磁极3a与圆筒部3b相连的侧板部3c构成。对于励磁铁心体4一侧,若将设置方向倒过来,则结构也与励磁铁心体3完全相同。利用励磁铁心体3(4)的圆筒部3b(4b)的外周围和侧板部3c(4c)内侧面对卷绕有励磁线圈2的绝缘绕线管5进行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30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