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用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72053.8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8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毛利彰太;津金贵则;佐伯洋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23L1/30;A61Q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佳鑫;金明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引发口腔疾病的口腔生物膜的牙周病改善效果良好的口腔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牙周病是出现在牙周组织的疾病的总称,狭义上指牙龈炎、牙周炎和咬合性外伤之类的疾病。牙周病是主要由牙菌斑引起的口腔内感染症。人的口腔内存在700种以上的细菌,在健康的口腔内,牙齿表面附着有链球菌(Streptococcus)属和放线菌(Actinomyces)属等初期附着菌。其中的内氏放线菌(Actinomyces naeslundii)被认为是出血性牙龈炎致病菌,初期附着的内氏放线菌形成生物膜而生成牙菌斑,从而使牙龈发生炎症。有报道称,放线菌导致的牙龈的炎症是通过菌体膜上的核蛋白介以牙龈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TLR2产生IL-8和TNF-α而导致的。如果牙龈发生炎症,则形成牙周袋,并伴随出血和龈沟渗出液的渗出,形成作为牙周病病原性细菌已知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和伴放线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等在牙周袋生存的环境。此外,内氏放线菌不仅附着于牙齿表面,而且与大量的口腔内细菌共凝集,从而成为牙周病病原性细菌向牙菌斑附着的基础。由于这些原因,内氏放线菌使初期牙菌斑转变为后期牙菌斑(牙周病生物膜),因此近年来作为与牙周病发生相关的重要的细菌引发关注。
以往的牙周病预防中,杀灭牙龈卟啉单胞菌等牙周病病原性细菌来抑制牙周病是主流的想法,但牙周病病原性细菌与生物膜一起存在于牙周袋的深处,因此抗菌物质不易渗透,大多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
为了改善这一点,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通过将(A)N-酰基肌氨酸或其盐和(B)异硫氰酸苄酯混合且使(A)/(B)的质量比为0.5~20,显示口腔生物膜抗菌效果和牙龈炎改善效果。然而,专利文献1中,耐药菌出现的危险性依然很高。
牙周病因发生牙龈炎而加重,因此可通过预防牙龈炎而更有效地预防牙周病。因此,抑制内氏放线菌的生物膜形成的原材料可期待有效的牙周病预防效果。
本发明人等确认了内氏放线菌的生物膜形成因酸压力而被促进,日本芜菁和小松菜等5种十字花科植物和冰叶日中花的提取物具有使内氏放线菌的酸诱导性生物膜形成量下降50~90%的活性(专利文献2)。
本申请中,将确认了生物膜形成抑制活性的植物提取物中活性最高且容易获得的日本芜菁(日本芜菁,Brassica rapa var.nipposinica)作为候选原材料,进行了详细的活性评价并对其活性成分的性状确定进行了详细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74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056855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牙周病病原性细菌与生物膜一起存在于牙周袋的深处,一直以来使用以某种牙周病病原性细菌为靶细菌的抗菌剂的牙周病抑制法中,口腔生物膜阻碍抗菌剂的渗透,难以发挥所设想的牙周病抑制效果。此外,出现抗药菌的危险性高,抗菌剂的使用不理想。因此,与采用抗菌剂的牙周病病原性细菌的控制相比,进行初期牙周病病原性细菌的生物膜形成的控制被认为是更安全且有效的牙周病预防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发现日本芜菁的提取物对由酸诱导的内氏放线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效果。提取温度越低,该抑制效果越高。对日本芜菁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推测活性成分为分子量10kDa以上的成分,发现活性部分中所含的成分的80%以上为蛋白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日本芜菁提取物对内氏放线菌的增殖不产生影响,因此被认为作用机理与抗菌作用不同。
内氏放线菌是从牙龈炎和根面龋部位被发现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被认为是初期的牙周病病原性细菌。由于与链球菌和牙周病病原性细菌共凝集,因此是向牙周病菌斑的菌群迁移的关键细菌,认为内氏放线菌的控制可用于牙周病预防。本发明人等的研究中,确认生物膜形成因牙周病病原性细菌产生的丁酸等酸而增加。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包含日本芜菁提取物的口腔用组合物显著地抑制初期牙周病病原性细菌的生物膜形成,所以可用作比抗菌剂更安全且有效的牙周病预防法。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基于提取温度的不同的生物膜形成抑制活性的比较。
图2为基于提取温度的不同的生物膜形成抑制活性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蒂株式会社,未经罗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2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