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9271.6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8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近川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刘煜 |
地址: | 日本国爱知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在对车室内温度进行检测的室温传感器的设置部,具有导入车室内的空气的吸气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对车室内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室温传感器的设置部,使用通过文丘里效应而形成减压状态的吸气器(Aspirator),以导入车室内的空气。吸气器包括:喷管,该喷管将车室内的空气作为二次空气并经由室温传感器的设置部而进行吸引;主体,该主体围住该喷管的外周而形成空气流道;一次空气导入部,该一次空气导入部将在空调单元的内部流通的空气流的一部分作为一次空气并导入至该主体的空气流道;以及扩散部,该扩散部在所述喷管的顶端的喉部附近开口。
在这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要精度良好地检测车室内的温度,则需要将车室内空气充分导入至室温传感器的设置部,因此,需要将足够量的一次空气导入到将车室内空气作为二次空气并进行吸引的吸气器。因此,如图3所示,由专利文献1提供了这样一种技术:为了将壳体主体1内的空气流道2中沿箭头Y方向流动的空气流的一部分引导到吸气器4,而使导向件3从吸气器4的一次空气导入部5的周围突出到空气流道2内。
另一方面,要将导入至吸气器的一次空气原封不动地吹出到车室内,则最好导入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空气混合风门的下游区域设置吸气器。但是,空气混合风门的下游区域往往因设置模式切换风门或提高空气混合性能的构件等而受到制约,难以避免与它们的干涉而设置带有导向件的吸气器,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需要采用这样的特别的构造:对于模式切换风门的旋转轴,设置将一次空气导入吸气器的贯通孔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27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81086号公报
如上所述,若要提高吸气器的性能、提高车室内温度的检测精度,则需要在空气流道内设置导向件,增加导入吸气器的一次空气的量。但是,要设置导向件,则必须避免与模式切换风门等的干涉,吸气器的设置位置受到制约,这成为妨碍空调单元布置上的自由度的要因,且有影响空气混合性能、进而影响温度控制特性等的问题。
要避免与模式切换风门或与提高温度调节控制性的提高构件等的干涉并将吸气器设置在空气混合风门的下游区域,则如专利文献2所示,必须采用特别的构造,存在构造复杂化、导致成本上升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不设置导向件就能导入足够量的一次空气,而且在空气混合风门的下游区域的宽大范围,能够避免与模式切换风门等的干涉地设置吸气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采用如下措施。
即,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设有吸气器,所述吸气器将在空调单元的壳体主体的内部的空气流道中流通的空气作为一次空气导入至所述吸气器,且利用该一次空气的吸引作用,经由室温传感器的设置部而吸引车室内的空气作为二次空气,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主体上设有与内部的所述空气流道连通、且与空气流通方向面对地向倾斜外方突出的凸台部,所述吸气器的一次空气导入部倾斜地插入设置于该凸台部。
采用上述方式,由于在设置用于将车室内的空气导入至室温传感器的设置部的吸气器的空调单元的壳体主体上设有凸台部,该凸台部与内部的空气流道连通,且与空气流通方向面对地向倾斜外方突出,吸气器的一次空气导入部倾斜地插入设置于该凸台部,因此,通过降低从壳体主体内的空气流道引导到吸气器的一次空气导入部的空气流的弯曲所引起的压力损失,无论省略导向件,还是机内静压低的情况,都可将足够量的空气流作为一次空气而导入至吸气器,且可将车室内的空气作为二次空气而充分吸引到室温传感器的设置部。因此,可提高车室内温度的检测精度,提高温度调节控制性。由于可不需要一次空气导入用的导向件,因此,不会与模式切换风门等产生干涉,或者不采用特殊的构造,就可在空气混合风门等的下游区域的宽大范围设置吸气器,可增加空调单元布置上的自由度和空气混合性、和采取提高温度调节控制性的提高措施方面的自由度。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也可以是,在上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所述凸台部相对于所述空气流通方向而以60度以下的角度沿倾斜方向相对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汽车空调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9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