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8393.3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4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祐一;中岛哲也;笹井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18/20 | 分类号: | C03B18/20;C03C3/087;C03C21/00;C03B2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化用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手机或便携信息终端(PDA)等平板显示器装置中,为了提高显示器的保护和美观,以区域比图像显示部分更大的方式进行在显示器的正面配置薄板状的保护玻璃。
对于这种平板显示器装置,要求轻量和薄型化,因此,也要求用于显示器保护的保护玻璃变薄。
然而,存在以下问题:随着保护玻璃的厚度变薄,强度降低,有时由于使用中或携带中的落下等而导致保护玻璃自身破裂,无法发挥保护显示器装置这一原本的作用。
因此,对于以往的保护玻璃而言,为了提高耐划伤性,通过对由浮法制造的浮法玻璃进行化学强化,由此在表面形成压应力层,提高保护玻璃的耐划伤性。
有报道称,浮法玻璃在化学强化后发生翘曲,平坦性受损(专利文献1)。认为该翘曲是由于浮法成形时不与熔融锡接触的玻璃面(以下也称作顶面)和与熔融锡接触的玻璃面(以下也称作底面)的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不同而产生的。
以往,作为浮法玻璃的顶面与底面的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不同的原因,一直认为是由于在浮法成形时熔融金属侵入与熔融金属接触的玻璃面(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由浮法方式制造并进行加工后的板状体在不进行表面抛光的情况下浸渍或接触Li离子或Na离子或者它们的混合无机盐后进行化学强化,由此改善上述翘曲。
另外,以往,为了减小上述翘曲,进行如下应对方法:减小由化学强化导致的强化应力、或者通过对浮法玻璃的顶面和底面进行磨削处理或抛光处理等而除去表面异质层后进行化学强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0330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而言,需要在化学强化前将浮法玻璃在混合无机盐中进行浸渍处理,较为繁杂。另外,对于减小强化应力的方法而言,化学强化后的浮法玻璃的强度有可能不足。
此外,在化学强化前对浮法玻璃的顶面和底面进行磨削处理或抛光处理等的方法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存在问题,优选省略这些磨削处理或抛光处理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抑制化学强化后的翘曲的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在对通过浮法制造的钠钙玻璃进行化学强化时,底面与顶面的化学强化的进行程度产生差异而发生翘曲的主要原因未必是在浮法成形时侵入与熔融金属接触的玻璃面的该金属,而是顶面与底面的风化(ヤケ)程度之差、即水合和脱碱程度之差。
还发现,通过抑制其影响,顶面和底面进行基于化学强化的强化的容易性变均衡,能够减小化学强化后的浮法玻璃的翘曲。另外发现,在压应力层的深度(DOL)通常为20μm以下、15μm以下或10μm以下的低DOL区域中,风化的影响特别大,通过在该区域中抑制风化程度的影响,能够有效地降低化学强化后的浮法玻璃的翘曲。基于该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其具有在成形时与熔融金属接触的底面和与该底面相对的顶面,其中,顶面的归一化Na2O表面浓度的平方减去底面的归一化Na2O表面浓度的平方而得到的差Δ(N-Na2O2)为0.040以下,所述顶面的归一化Na2O表面浓度是该顶面的Na2O浓度除以其深度100μm位置的Na2O浓度而得到的值,所述底面的归一化Na2O表面浓度是该底面的Na2O浓度除以其深度100μm位置的Na2O浓度而得到的值。
在此,各自的Na2O浓度是通过使用Na-Kα射线的荧光X射线分析而测定的值。
2.一种化学强化用浮法玻璃,其具有在成形时与熔融金属接触的底面和与该底面相对的顶面,其中,作为该顶面的离子交换量1减去该底面的离子交换量1而得到的值的Δ离子交换量1为0.32以下。
在此,离子交换量1是由下述式(2-1)求出的值。
离子交换量1=5.51×(归一化Na2O表面浓度)-0.038×(Sn浓度)…式(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8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微晶材料复合燃煤锅炉喷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