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连接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8158.6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52;H01R1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连接器结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屏蔽电线与连接目标对象相连接的屏蔽连接器结构,所述屏蔽电线从连接目标对象的一端到另一端插通插孔。
背景技术
在过去,在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诸如电极、蓄电池和逆变器这样的装置利用屏蔽电线而互相连接,并且提出使装置的外壳和屏蔽电线接地连接的屏蔽连接器结构(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屏蔽连接器结构100构造成将连接目标对象的金属壳6与屏蔽电线1连接,如图7所示,并且使得连接部防水。屏蔽电线1是同轴电缆,包括导体2、覆盖导体2的外周的内绝缘被覆3、设置在内绝缘被覆3外周的由诸如编织线这样的导体制成的屏蔽单元4以及覆盖屏蔽单元4的外周的外绝缘被覆5。金属壳6设置有:插孔7,屏蔽电线1插入到该插孔7内;以及螺栓孔8,用于固定连接部件101的螺栓106插入到该螺栓孔8内。
该屏蔽连接器结构100包括:壳体101,该壳体使得屏蔽电线1能够从其插过并且该壳体101固定到金属壳6;屏蔽部件102,其电连接金属壳6与屏蔽电线1的屏蔽单元4;第一密封部件103,其插置在屏蔽部件102的内表面与屏蔽电线1的外绝缘被覆5的外表面之间;第二密封部件104,其插置在屏蔽部件102的外表面与金属壳6的插孔7的内表面之间;屏蔽管105,其被型压并且覆盖连接到屏蔽部件102的屏蔽单元4;螺栓106,其用于将连接部件101与金属壳6固定;以及波纹管107,其作为在金属壳6的外侧覆盖屏蔽电线1的外装部件。
壳体101固定到金属壳6的一侧(外侧),并且构造成以屏蔽部件102夹置在壳体101与金属壳6之间的方式保持该屏蔽部件102,并且该壳体101包括:插入单元111,屏蔽电线1插入该插入单元111中;管状突出单元112,其相对于插入单元111延伸到金属壳6的另一侧(内侧)并且进入到插孔7中;以及凸缘单元113,其延伸到插入单元111的径向上的外侧并且固定到金属壳6。屏蔽部件102包括第一管状单元121、第二管状单元122以及第三管状单元123,它们的直径从金属壳6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成三阶段地增大,并且该屏蔽部件102包括凸缘部124,其连续地弯曲到第三管状单元123,并且沿着金属壳6的一个表面(外表面)。
通过如下步骤将屏蔽电线1的屏蔽单元4连接到第一管状单元121:在金属壳6的另一侧处移除外绝缘被覆5以露出,将其弯曲以重叠在屏蔽部件102的第一管状单元121上并且从屏蔽单元4的外侧型压屏蔽端105。如上所述,屏蔽电线1的屏蔽单元4连接到第一管状单元121,并且屏蔽部件102的凸缘部124由壳体101和金属壳6的一侧表面保持,使得屏蔽单元4经由屏蔽部件102接地连接于金属壳6。
第一密封部件103整体形成为管状,并且由诸如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在其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成凹凸环状的唇部,其中,在内周表面上的多个唇部与屏蔽电线1的外绝缘被覆5的外表面进行紧密接触,并且在外周表面上的多个唇部与屏蔽部件102的第二管状单元122和壳体101的管状突出单元112的各自的内表面进行紧密接触,使得屏蔽电线1与屏蔽部件102和连接部件101之间的空间被构造成是密封的。另一方面,第二密封部件104整体形成为管状,并且由诸如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在内周表面和外周表面上分别包括两条唇部,其中,在内周表面上的唇部与屏蔽部件102的第二管状单元122的外表面进行紧密接触,并且外周表面的唇部与金属壳6的插孔7的内表面进行紧密接触,使得屏蔽部件102与金属壳6之间的空间被构造成是密封的。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传统的屏蔽连接器结构100中,屏蔽电线1利用壳体101机械地连接到金属壳6,并且屏蔽单元4经由屏蔽部件102电连接到金属壳6。此外,利用第一密封部件103和第二密封部件104提供密封,使得在屏蔽电线1与金属壳6的连接部中提供止水,并且这能够防止水等从金属壳6的外侧进入到内侧。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0-294344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8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曲过渡表面内触头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