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SMS传送机制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67808.5 | 申请日: | 2013-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5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R·K·科特列卡;P·K·卡迪亚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sms 传送 机制 | ||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在启动消息的分发时使用的实时消息传送。
背景技术
自从短消息服务(SMS)引入以来,其已变得广泛地适用于在移动设备和/或固定线路设备之间发送短文本消息。例如,全世界超过37亿人使用SMS文本消息传送,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移动数据应用。其它类型的消息在使用上也在增加,其中包括多媒体消息传送服务(MMS)和/或允许从移动设备发送或向移动设备发送语音、图像或其它数据的其它类型的消息,其中该移动设备使用移动设备号码进行寻址。在一些上下文中,可以使用术语SMS来指代包括MMS的任何类型的消息传送。
通常,移动设备消息传送服务使用存储和转发机制进行操作。在这些存储和转发机制中,发起设备向网络发送消息。网络可以存储该消息,并当传送方便时,基于目的地设备和网络之间的其它信令开销或通信,将该消息转发给该目的地设备。在一些场景中,网络可以将消息路由到与目的地设备相关联的不同网络。移动消息传送服务的存储和转发体系结构,可能导致发起设备的用户发送消息的时间,和目的地设备接收该消息的时间之间存在时间延迟。此外,大多数消息传送服务不包括任何服务保证。由于诸如网络拥塞或信令协议故障之类的因素,消息传送服务可能延迟或甚至丢弃消息,使得目的地设备根本接收不到它们,有时都没有该消息已丢失的指示。
虽然不可靠,但这些消息传送服务仍然被日益增加地用于与在用户之间发送消息不相同的目的,如各种通知、移动银行、访问控制和/或社交媒体目的。例如,一些银行安全系统使用SMS来验证与该帐户相关联的用户正在进行特定的交易。在客户尝试执行涉及一个银行帐户的银行交易时,银行可以向与该帐户相关联的移动号码发送交易标识符。除了个人识别号码和/或其它控制标识符之外,还需要该交易标识符来完成该交易。在这些应用和其它时间紧急和/或高优先级应用中,移动消息传送服务的存储和转发机制的延迟或不一致操作,可能对用户产生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这些方面的简单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对本发明的所有预期特征的详尽概述,也不是旨在标识本发明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或描述本发明的任意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前奏。
所描述的实施例在诸如移动设备或短消息实体(SME)之类的发起设备和诸如移动设备或SME之类的目的地设备之间提供实时的SMS消息传送。该实时SMS消息传送可以通过下面方式来提供:通过核心网络,在发起设备和目的地设备之间发起呼叫会话;在该呼叫会话中发送SMS消息;以及在建立专用呼叫业务资源之前,终止该呼叫会话。用于实时消息的发起设备可以通过向网络发送呼叫会话建立消息来发起该呼叫会话。例如,该呼叫会话建立消息可以指示:发起设备正在尝试与目的地设备建立语音呼叫。网络可以对目的地设备进行寻呼,或确定目的地设备是否可用于对该呼叫进行答复。当发起设备接收到该目的地设备可用于答复该呼叫的呼叫确认时,可以发送SMS消息。随后,可以在与该呼叫会话相关联的业务无线承载和/或业务信道的建立之前,终止该呼叫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发送SMS消息之前,使用语音呼叫建立过程在发起设备和目的地设备之间建立呼叫会话,利用现有的移动协议栈来提供实时消息传送。随后,可以使用消息传送过程来发送SMS消息,接收目的地设备已接收到该SMS消息的确认。在为呼叫建立业务信道之前,可以终止该呼叫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呼叫会话协议栈扩展到:在发起设备、网络和/或目的地设备的呼叫会话建立信令中,提供实时SMS会话类型的指示。在这些实施例中,发起设备可以向网络发送呼叫建立消息,并且在该消息中指示该呼叫建立的原因是向目的地设备发送实时SMS。网络可以在去往目的地设备的呼叫建立消息中,指示该呼叫建立的原因是实时SMS消息。根据各个实施例,可以将实时SMS消息传送提供为增值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7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刀试样称重支架
- 下一篇:一种环保沼气锅炉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