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7797.0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横山佳之;西岛春幸;山田悦久;中岛大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4F5/44 | 分类号: | F04F5/44;F04F5/20;F04F5/46;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器 | ||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2年12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285640以及2013年11月1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33017主张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公开内容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使流体减压并且通过以高速度喷射的喷射流体的吸引作用吸引流体的喷射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中应用的减压装置,公知喷射器。在这种喷射器中,具有使冷媒减压的喷嘴部,能够利用从该喷嘴部喷射的喷射冷媒的吸引作用来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气相冷媒,在升压部(扩压部)中使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而升压。
因此,在具备喷射器作为减压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以下记载为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能够利用喷射器的升压部的冷媒升压作用减少压缩机的消耗动力,与具备膨胀阀等作为减压装置的普通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提高循环系统的制冷系数(COP)。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应用的喷射器,公开了具有以两个阶段使冷媒减压的喷嘴部的喷射器。更详细而言,在该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通过第一喷嘴将高压液相状态的冷媒减压至成为气液二相状态,使成为了气液二相状态的冷媒向第二喷嘴流入。
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促进第二喷嘴中的冷媒的沸腾,实现喷嘴部整体的喷嘴效率的提高,想要实现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整体的COP的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普通的喷射器中,在喷嘴部的轴线方向的延长线上同轴地配置有扩压部(升压部)。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过使这样配置的扩压部的扩展角度比较小,能够提高喷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喷嘴效率指的是在喷嘴部将冷媒的压力能转换为动能时的能量转换效率,喷射效率是作为喷射器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31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43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若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负荷降低,循环系统的高压侧冷媒的压力与低压侧冷媒的压力的压力差(高低压差)缩小,则在第一喷嘴完成高低压差的减压,而在第二喷嘴中冷媒几乎不被减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获得使气液二相冷媒向第二喷嘴流入所带来的喷嘴效率提高效果,无法在扩压部中使冷媒充分升压。
相对于此,考虑如下方法:通过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应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扩展角度比较小的扩压部来提高喷射效率,由此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低负荷时也通过扩压部使冷媒充分升压。
然而,若应用这样的扩压部,则作为喷射器整体,喷嘴部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增长,因此,担心在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通常负荷时,喷射器的外形不必要地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们之前在日本特愿2012-184950号(以下称为在先申请例。)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喷射器,该喷射器具备:
主体,其形成有使从散热器流出的冷媒回旋的回旋空间、使从该回旋空间流出的冷媒减压的减压用空间、与减压用空间的冷媒流动下游侧连通而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冷媒的吸引用通路、以及使从减压用空间喷射出的喷射冷媒与从吸引用通路吸引来的吸引冷媒混合而升压的升压用空间;以及
通路形成构件,其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减压用空间的内部以及升压用空间的内部,且形成为随着从减压用空间离开而截面积扩大的圆锥状,
在主体中的形成减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形成作为使从回旋空间流出的冷媒减压并喷射的喷嘴而发挥功能的喷嘴通路,
在主体中的形成升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构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冷媒通路形成作为使喷射冷媒与吸引冷媒混合并升压的扩压部而发挥功能的扩压通路,
此外,在主体上形成有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对从扩压通路流出的冷媒的气液进行分离的气液分离空间。
在该在先申请例的喷射器中,通过回旋空间使冷媒旋转,由此能够使回旋空间内的旋转中心侧的冷媒压力降低至成为饱和液相冷媒的压力、或者冷媒减压沸腾(产生空穴)的压力。由此,与回旋中心轴的外周侧相比,在内周侧存在更多气相冷媒,从而能够做成回旋空间内的回旋中心线附近为气体单相、在其周围为液体单相的二相分离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7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