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窗组件的封装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67402.7 | 申请日: | 2013-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0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D·本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汽车美国研发股份有限公司;旭硝子北美平板玻璃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0/00 | 分类号: | B60J10/00;B60J10/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英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件 封装 | ||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整体上涉及用于窗组件的封装剂。
2.相关技术描述
在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用于窗组件的聚合物封装剂。通常,窗组件包括通常由玻璃制得的透明板。通常通过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的方法(例如将陶瓷玻璃料印刷在透明板上)将陶瓷玻璃料设置在透明板的周界附近。聚合物封装剂与透明板的周界粘合。封装剂可与透明板的一个、两个或三个表面粘合,并且通常经由底漆与透明板粘合。换句话说,封装剂粘合底漆,该底漆与透明板粘合,由此将该封装剂与透明板粘合。
通常,该封装剂可为热固性材料或热塑性材料。示例性的热固性材料包括例如反应注射模塑(RIM)材料,而示例性的热塑性聚合物包括材料例如聚氯乙烯(PVC)或热塑性弹性体(TPE)。虽然这样的常规热固性或热塑性封装剂通常适合于它们预期的目的,但是它们经受各种已知的缺陷。
例如,在利用常规封装剂例如TPE的现有技术窗组件中,通常认为不可能通过向封装剂直接施加粘结剂材料来密封窗组件与车体,因为该粘结剂材料不会粘合这样的封装剂。结果,为了连接窗组件与车体,取决于所利用的聚合物的类型,将粘结剂材料施加到透明板的暴露部分并且与车体连接。或者,可利用封装剂内遮住的金属螺柱。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这样的布置限制了窗组件的可能的设计变体,因为位于很靠近车体的透明板的一部分会必然需要对于粘结剂粘合为可获得的。
另外,通常认为常规封装剂例如TPE本质上不是结构的。因此,它们不够强得支撑或封装窗组件支持构件,例如螺柱或轨道。这还可限制窗组件的可能的设计选择。
此外,常规封装剂例如RIM制备相对昂贵,就制备设备而言需要明显的资本支出。另外,还存在与处置用于形成RIM封装剂的潜在有害的组分例如异氰酸酯相关的成本。
虽然PVC封装剂制备相对廉价,但是它们也是氯化的并且因此被认为不是环境友好的。另外,关于再循环可需要特殊的处置。
本发明处理了许多这些已知缺陷。
发明内容和优点
窗组件包括透明板和与该透明板粘合的封装剂,其中该封装剂包含至少一种非晶热塑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晶态热塑性聚合物的共聚物,其中该至少一种非晶热塑性聚合物是至少一种热塑性聚酯、至少一种热塑性聚醚或至少一种热塑性聚酯和至少一种热塑性聚醚的共聚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向透明板施加封装组合物来制造窗组件的方法,该封装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非晶热塑性聚合物和至少一种晶态热塑性聚合物的共聚物。
包括与透明板粘合的前述封装剂的窗组件相比于常规热固性或热塑性封装剂在剥离强度和肖式A硬度方面提供优点。另外,本发明的封装剂允许向封装剂施加聚氨酯底漆和粘结剂材料,当在车辆上利用窗组件而不使用辅助紧固件时该封装剂允许窗组件与车体接触和密封。另外,由包含非晶热塑性聚合物和晶态热塑性聚合物的共聚物的封装组合物形成的封装剂本质上自身是结构的,并且因此允许通常包括在窗组件应用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撑构件与透明板连接而不需要夹子或其它紧固件或粘结剂。此外,由环境较友好的组分形成的这样的封装剂制备相对廉价,并且形成用于窗组件的从美学上令人愉悦的封装剂。
附图简要说明
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因为参考在关于附图考虑时的以下详细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是显示将单侧封装剂与透明板粘合的底漆的窗组件的透明板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显示将两侧封装剂与透明板粘合的底漆的窗组件的透明板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显示将三侧封装剂与透明板粘合的底漆的窗组件的透明板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显示将三侧封装剂与透明板粘合的底漆并显示与车体粘合的窗组件的窗组件的透明板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显示将单侧封装剂与透明板粘合的底漆并显示在封装剂内连接的结构支撑构件的窗组件的透明板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遍及几个视图其中相似的数字表示相似或对应的部分,通常以10显示窗组件。窗组件10适合用于车辆,例如通风窗和三角窗,以及竖直和水平的滑动窗。另外要理解的是,还可在非车辆应用中实施窗组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汽车美国研发股份有限公司;旭硝子北美平板玻璃公司,未经旭硝子汽车美国研发股份有限公司;旭硝子北美平板玻璃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7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系统中复制粘贴文件的方法
- 下一篇:轻量内胎及相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