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饰指环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80066827.6 | 申请日: | 2013-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9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L·鲁普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勒尔-雅科特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C9/00 | 分类号: | A44C9/00;A44C2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 地址: | 瑞士沙***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指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装饰指环和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6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制造该装饰指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装饰指环大部分由贵金属金、铂、钯及其合金制成,这些贵金属及其合金的突出之处在于它们的高耐腐蚀性,所述高耐腐蚀性在非常长的时间段内也确保金属的完美表面。
在这些贵金属装饰指环中不利的是,一方面高的材料成本和另一方面(由所使用金属的非常高的密度引起的)它们的高绝对重量,尤其在宽的或者实心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绝对重量可能会影响佩戴舒适度。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将提供补救措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指环和一种用于制造该装饰指环的方法,它们克服所述缺点,但同时保留或者甚至改进装饰指环的高耐腐蚀性、最优的表面特性和视觉上有利的整体外观。
本发明借助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装饰指环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用于制造所述装饰指环的方法来实现所提出的目的。
通过本发明实现的优点基本上可见于下述内容,得益于根据本发明的设备:
——保留高耐腐蚀性;
——保留对于装饰指环所需要的物理上的并且特别是光学上的表面特性;
——表面至少部分地获得类似丝绸的光泽;
——表面具有三维的深度效应;并且
——装饰指环的平均密度相对于纯金属环明显降低;
——装饰指环的总重量相对于纯金属环明显降低;
——用于制造装饰指环的材料成本显著降低。
贵金属基底的密度ρ1相当于纯的贵金属AU(19.3g/cm3)、铂(21.4g/cm3)或钯(12.0g/cm3)或所述贵金属的常见合金的密度。合成材料粘接剂的密度ρ2典型地在1.2g/cm3至1.6g/cm3的范围内并且纤维的密度ρ3典型地在1.3g/cm3至1.8g/cm3的范围内,即,明显低于贵金属基底的密度ρ1。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能够如下组合:
纤维束有利地是所谓的粗纱,该粗纱的纤维已被加捻。纤维束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1cm-10cm束长具有一转,优选每2cm-4cm束长具有一转。
装饰指环的外面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部,束嵌入所述凹部中。所述凹部的深度可以在0.4mm至1.0mm的范围内。
套筒形或环形的基底也可以包括具有不一样大的外径的至少两个部段,其中,外径较小的部段借助于束基本上可以达到外径最大的部段的外径。
有利地,透明的合成材料粘接剂包括环氧树脂和由碳构成的纤维。
在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圈的数量多于100、优选多于150。
碳纤维有利地具有在4.5μm-8μm的范围内、优选5.5μm-7μm的范围内的直径。
束的长度可以至少为3m、优选至少为4m。束的长度可以最多为6m、优选最多为7m。
在一种特别的实施方式中,碳纤维束具有至少500个单纤维、优选至少800个单纤维。碳纤维束可以具有最多1200个、优选最多1500个单纤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纤维单独地或者作为束加倍地堆集。
在装饰指环中的凹部可以线性地或者波浪状地构成。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具有较小外径的部段中可以留出岛状区域,所述岛状区域具有带有最大外径的部段的外径。
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装饰指环的方法的突出之处在于下述方法步骤:
a)将纤维束用透明的合成材料粘接剂润湿;
b)将用合成材料粘接剂处理的束的始端固定在套筒形或环形的基底上;
c)将束缠绕在装饰指环的外面上;
d)将缠绕到装饰指环上的束压紧;
e)将合成材料粘接剂硬化;并且
f)将置于最外围的纤维磨光。
合成材料粘接剂有利地包括掺有硬化剂的环氧树脂,所述环氧树脂尤其包含基于双酚A和/或双酚F的环氧化物。环氧树脂的粘度在25℃时有利地在350mPa·s-450mPa·s的范围内。
用于环氧树脂的硬化剂优选是脂环胺。硬化剂的粘度在25℃时符合目的地在180mPa·s-230mPa·s的范围内。
环氧树脂的硬化典型地可以在温度是55℃-65℃时在2.5小时至3.5小时期间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勒尔-雅科特股份公司,未经富勒尔-雅科特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6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