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5526.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3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樽口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04 | 分类号: | B23B27/04;B23B27/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工具 以及 使用 加工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切槽用以及仿形切削用的切削镶刀(以下,有时称为“镶刀”)中,为了顺畅地排出生成的切屑,一直以来对镶刀中用于处理切屑的前刀面的形状进行各种研究(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05-515905号公报)。
在该专利文献所记载的镶刀中,切削头在上表面侧的切屑面与侧面侧的后刀面的交线处具有圆弧形状的切削刃。而且,在切屑面上,隔着设置在切削头的前端侧的切屑断裂凹部而具有一对凸状部。
利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镶刀,在进行铣槽加工的情况下,通过圆弧形状的切削刃生成的切屑在切削刃的前端部分较厚,随着朝向后端侧而变薄。而且,切屑在较厚的部分处卷曲径容易变小,而在较薄的部分处卷曲径容易变大,因此该镶刀生成的切屑的剖面形状存在形成凸形状的趋势。
然而,由于切屑断裂凹部以及一对凸状部设置在切削头的前端侧,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对凸形状的切屑进行引导的功能,另外,存在无法使切屑在宽度方向上缩小的可能性。其结果为,存在切屑缠绕在被切削件上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切槽加工用的镶刀,要求提高通过切削刃生成的切屑的排出性。
本发明的课题之一是提供切屑排出性优异的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削镶刀具备:切削部,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连接的侧面以及位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的交线部处的切削刃;以及固定部,其在对所述切削部进行俯视观察时位于所述切削部的后端侧。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切削刃具有:位于所述切削部的前端侧且向外侧凸的圆弧形状的第一切削刃;以及与所述第一切削刃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直线形状的一对第二切削刃。所述上表面具有断屑部,所述断屑部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切削刃的内侧且随着朝向内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前刀面;以及与所述前刀面在所述切削部的后端侧相邻设置且随着朝向所述切削部的后端侧而向上方倾斜的立起面。在俯视观察时,所述断屑部在比所述第一切削刃的两端靠所述切削部的后端侧具有宽幅部,所述宽幅部在与从所述切削部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延伸的假想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最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削镶刀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切削镶刀的图,(a)是从外表面侧观察而得到的图,(b)是从内表面观察而得到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切削镶刀的图,(a)是从上表面观察一个切削部而得到的整体图,(b)是表示(a)的切削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切削镶刀的切削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表示图4的切削部的各剖面的图,(a)是沿着A-A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b)是沿着B-B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c)是沿着C-C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将图5(a)放大示出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4的切削部的各剖面的图,(a)是沿着D-D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b)是沿着E-E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c)是沿着F-F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4的切削部的各剖面的图,(a)是沿着G-G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b)是沿着H-H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c)是沿着I-I线剖开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工具的图,(a)是侧视图,(b)是俯视图,(c)是立体图。
图10是将图9(a)的切削工具的前端侧放大示出的放大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简略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切削工具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切削镶刀>
以下,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切削镶刀1(以下,简称为镶刀1)进行说明。
如图1~图3等所示,镶刀1大致具备:切削部1a;以及固定部1b,其在如图3(a)所示那样对切削部1a进行俯视观察时位于切削部1a的后端侧,且固定在刀夹上。而且,如图1所示,切削部1a具备:上表面2、下表面3、与上表面2以及下表面3连接的侧面4、形成在上表面2与侧面4的交线部的切削刃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5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行手持式工作设备的方法
- 下一篇:材料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