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角蛋白纤维的氧化染色和/或增亮的试剂的自氧化的降低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5050.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3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C·诺伊巴;F·扬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41 | 分类号: | A61K8/41;A61K8/60;A61Q5/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柴丽敏;于辉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枝化 式( I ) 烷基 烷基葡萄糖苷 氧化染料前体 角蛋白纤维 氧化染色 不饱和 饱和 化妆品载体 人类毛发 成色剂 显影剂 自氧化 增亮 | ||
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于角蛋白纤维,尤其是人类毛发的氧化染色试剂,所述试剂在化妆品载体中包含:(a)至少一种式(I)的第一烷基葡萄糖苷,其中R1为未枝化或枝化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20‑C28烷基且n为1‑10的整数;(b)至少一种式(II)的第二烷基葡萄糖苷,其中R2为未枝化或枝化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8‑C18烷基且m为1‑10的整数;(c)至少一种显影剂类型的氧化染料前体;以及(d)至少一种成色剂类型的氧化染料前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涉及用于角蛋白纤维、尤其是人类毛发的染色和/或增亮(lightening)的试剂,在化妆品载体中所述试剂包含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度的两种不同烷基葡萄糖苷的特定组合、显影剂类型的氧化染料前体和成色剂(coupler)类型的氧化染料前体。这种特定组合的用途同样是本发明的主题,所述特定组合用于防止在用于角蛋白纤维的染色和/或增亮的氧化剂中由于大气氧而导致的变色。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尤其是用于角蛋白纤维例如毛发的变色化妆品试剂,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基于染色要求的不同染色体系。为了得到长效持久、具有适当牢固性的强烈着色,使用所谓的氧化染料。这类着色剂通常含有氧化染料前体(所谓的显影剂组分和成色剂组分),其在氧化剂例如过氧化氢的影响下彼此形成实际染料。氧化染料的特征是具有优异、长效持久的颜色效果。除了着色之外,许多消费者特别希望使固有的毛发颜色增亮或产生各种金色色度。为此,给纤维着色的天然染料或合成染料通常使用合适的氧化剂例如过氧化氢使其颜色氧化性地脱色。
氧化着色剂通常以由两个组分构成的试剂盒(多组件包装单元)的形式提供,其中第一组分含有氧化染料前体和碱化剂(例如氨),以及第二组分含有氧化剂。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氢通常被用作氧化剂。所述试剂盒还通常含有调理剂作为第三组分,在实际染色处理后施用所述调理剂以改善毛发的护理情况。
氧化染料前体(显影剂和成色剂)本身不是着色的,而是仅在通过使氧化染料前体与氧化剂(过氧化氢)接触的施用期间进行实际染料的形成。在化学反应中,使用过氧化氢,将用作氧化染料前体的显影剂(例如对苯二胺衍生物或对氨基苯酚衍生物)首先氧化转化成反应性中间体阶段(也被称作醌亚胺(quinoneimine)或醌二亚胺),然后在氧化偶联反应中与成色剂反应以形成特定的染料。
由于显影剂和成色剂对氧化剂天然高度敏感,因此它们最初被氧化转化成反应性中间体阶段,并随后被转化成染料。
用于角蛋白氧化染色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使用过氧化氢以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染料的形成,并且所述染料的形成直至染色处理期间才在角蛋白纤维内发生。显影剂与成色剂的早期反应导致早期染料形成,使得在角蛋白纤维内用于实际着色的染料前体不再获得,或不再以足够的数量获得。为了避免显影剂和成色剂的这种早期反应,因此通常将在各种化妆品载体中的氧化染料前体和氧化剂分别包装。
已知在毛发染色的实践中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是不仅通过有针对性的加入氧化剂引发染料的形成,而且除此之外,在空气中所含有的大气氧还对显影剂和成色剂起着氧化剂的作用。
如果含有显影剂、成色剂,并且通常还含有碱化剂的染色膏(color cream)与大气氧接触,则在实际染色处理开始之前已经通过大气氧引发了染料的形成。这个不希望的过程还被称作染料前体的自氧化。由于不同反应动力学,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大气氧而发生的氧化染料产物的自氧化不会产生理想的染料,而且相反,会产生其它非特异性、较不光亮的着色并因此形成不希望的反应产物。
自氧化的一个后果是染色膏在美容方面有令人不满意的过早变色,这被使用者感知为极其没有吸引力。上述自氧化的另一个后果是降低了相应的着色剂的着色能力,因为染料前体的较多部分由于大气氧而过早反应,并因此不再用于实际的染色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汉高股份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5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