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头构件和自动铅笔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4800.3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裕介;中山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3K21/22 | 分类号: | B43K2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头 构件 自动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自动铅笔的芯放出并保持的夹头构件。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该夹头构件的自动铅笔。
背景技术
为了将自动铅笔的芯放出并保持,以往以来使用了夹头构件。如日本特开2002-321493号公报所示,夹头构件包括夹头和紧固件(紧固环)。紧固件为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具有沿轴线方向笔直的内表面。夹头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被分割开。该夹头的分割端部能够相对于紧固件进出并且具有在进入紧固件时与紧固件的内表面相接触的锥形外表面。如日本特开2012-158092号公报所示,典型的夹头的材料为金属或树脂。
在夹头因弹簧的作用力而进入紧固件内时,由于夹头的锥形外表面受到紧固件的内表面的阻力,因此,夹头的分割端部闭合并保持芯。在书写时,由于除弹簧的作用力以外笔压经由芯作用于夹头,因此,夹头的锥形外表面从紧固件的内表面受到更强的阻力。因此,由于夹头以更强的保持力保持芯,因此,能够防止在书写时芯进行移动。另外,公知的是,利用紧固件具有锥形内表面、夹头具有笔直的外表面的结构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然而,即使在芯被夹头保持的状态下,在开始书写时,由于在笔压的作用下夹头与芯一起被压入到紧固件内,因此,芯潜入笔尖。该潜入量虽然为略微的量,但仍可能导致使用者的使用感劣化。因此,期望尽可能地使芯的潜入量接近零。另外,若向芯施加非常强的笔压,则由夹头保持着的芯相对于夹头滑出,而无法书写。而且,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如下所述,由于夹头保持芯的保持力为局部的,因而有时使芯破损。该现象称为芯的咬断。
夹头构件的这样的芯的潜入量、保持性以及抗破损性依赖于夹头的材质和大小。公知的是,刚性较高的金属夹头具有小于树脂夹头的芯的潜入量、和高于树脂夹头的芯的保持性及抗破损性。然而,金属夹头的材料费和加工费高于树脂夹头的材料费和加工费。因此,在使用金属夹头的情况下,难以提供廉价的自动铅笔。
另外,也公知通过增大用于保持芯的树脂夹头的分割端部来使树脂夹头的芯的潜入量、保持性以及抗破损性接近金属夹头的芯的潜入量、保持性以及抗破损性。然而,外形较大的树脂夹头无法使用于多色轴的自动笔芯或细轴的自动铅笔。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夹头的材质、大小如何芯的潜入量较小且芯的保持性和抗破损性较高的夹头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夹头构件,该夹头构件包括:紧固件,其为中空的大致圆筒形状的紧固件,具有孔的直径在轴线方向上逐渐变化的锥形内表面;和夹头,其为具有分割为两部分或三部分的分割端部的夹头,分割端部能够相对于紧固件进出并且具有在进入紧固件内时与紧固件的锥形内表面相接触的锥形外表面,其中,在夹头的分割端部在紧固件内闭合并保持了芯时,夹头的锥形外表面的相对于夹头的中心轴线的角度与紧固件的锥形内表面的相对于夹头的中心轴线的的角度大致相等。另外,所谓的夹头的分割端部在紧固件内闭合并保持了芯时,是指在芯的轴线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时芯在重力的作用下不自夹头脱落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夹头由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紧固件的锥形内表面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构成为不与夹头的锥形外表面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紧固件的两端部构成为自夹头的锥形外表面沿径向分开。
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自动铅笔,该自动铅笔包括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夹头构件。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论夹头的材质、大小如何芯的潜入量较小且芯的保持性和抗破损性较高的夹头构件。
以下,根据附图和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应该能够进一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铅笔的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动铅笔的侧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夹头构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头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夹头构件的侧剖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夹头构件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夹头构件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夹头构件的局部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铅笔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铅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肺结核预定位精准刺穿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B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