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稀疏多维扩频的终端协作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4299.0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8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阿民·玛瑞夫;默罕默德哈迪·巴里;马江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16 | 分类号: | G06F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稀疏 多维 终端 协作 系统 方法 | ||
提供了系统和方法实施例以实现具有提高的频谱效率、减少的IVI和虚拟全双工操作模式的高效直连移动通信(DMC)和基于终端的组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实施例包括用于D2D通信的分布式机制,该机制使一个或多个UE(CUE)能够使用有限的额外信令开销和相对简单的实施方案帮助一个或多个目标UE(TUE)。该机制包括未授权多维复用方案,该方案在时域、频域和/或空间域上使用低密度扩频(LDS)以实现多个半双工终端或UE之间的数据转发,同时允许UE在虚拟全双工模式下进行操作。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15日递交的名称为“基于稀疏多维扩频的终端协作的系统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Cooperation Based on Sparse Multi-Dimensional Spreading)”、专利申请号为61/791,830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于2012年12月14日递交的名称为“基于二维低密度扩频的直连移动通信(DMC)的系统和方法(Systemand Method for Direct Mobile Communications(DMC)Based on Two-Dimensional LowDensity Spreading)”、专利申请号为61/737,643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案;以及于2013年4月12日递交的名称为“基于稀疏多维扩频的终端协作的系统和方法(System and Methodfor Terminal Cooperation Based on Sparse Multi-Dimensional Spreading)”、专利申请号为13/862,168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这些在先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以及在具体实施例中,涉及一种基于二维低密度扩频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直连移动通信(DMC)和蜂窝控制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在下一代无线网络中预期会发挥重要作用。通过DMC,网络与终端组或用户设备(UE)组进行通信,下文将终端组或用户设备组称作虚拟多点(ViMP)节点而不是单独的终端。通过终端侧协作(UE之间)的网络虚拟化预期会成为蜂窝标准的一部分,例如3GPP LTE-A和IEEE 802.16m的未来版本。ViMP节点由从/向网络接收/发送数据的一个或多个目标用户设备(TUE)和一个或多个帮助TUE与网络进行通信的协作UE(CUE)组成。当前的使能DMC系统依赖于调度和UE分组的组合,以实现频谱重用和减少由于ViMP节点内的DMC造成的从其它ViMP节点(UE组)产生的干扰。ViMP节点之间的干扰称作ViMP间干扰(IVI)。当前系统还允许半双工UE操作但不允许全双工操作模式。需要一种提高频谱效率、减少IVI和允许虚拟全双工操作模式的用于DMC(或D2D)通信的有效方案。
发明内容
结合一个实施例,一种支持基于用户设备(UE)组的通信的方法包括在UE处为多个协作UE(CUE)接收多个数据流,所述多个数据流通过使用时域稀疏扩频的时域扩频复用共享时域信道资源。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支持基于UE组的通信的方法包括在UE处对数据流进行编码和映射;使用频域扩频在频域信道资源上对所述数据流进行扩频;以及将所述数据流发送到目标UE(TUE)。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支持基于UE组的通信的UE包括处理器和存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包括为多个协作UE(CUE)接收多个数据流的指令,所述多个数据流通过空间域扩频复用共享空间域信道资源。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支持基于UE组的通信的UE包括处理器和存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包括在UE处对数据流进行编码和映射的指令;使用频域扩频在频域信道资源上、使用时域扩频在时域信道资源上和使用空间域扩频在空间域信道资源上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对所述数据流进行扩频的指令;以及将所述数据流发送到目标UE(TUE)的指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2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