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4295.2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D·R·阿诺尔德;R·格里奇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03 | 分类号: | B60R22/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呈递 组件 | ||
1.一种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包括:
引导轨道(40),所述引导轨道(40)在第一和第二端锚固到车辆座椅框架;
带扣呈递件组件(20),所述带扣呈递件组件(20)固定并安装到所述引导轨道上并沿所述引导轨道(40)从所述第一端处的收存位置可移动到朝向所述第二端的延伸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道(10)倾斜,使所述引导轨道(40)的所述第一端低于所述第二端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道(40)具有多个齿轮齿(43);且所述带扣呈递件组件(20)具有适于套装在所述引导轨道(40)上的框架结构(22),且所述框架结构(22)保持可转动蜗轮(8)与所述引导轨道(40)的所述齿轮齿(43)啮合以沿所述引导轨道(40)在所述收存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线性驱动所述带扣呈递件组件(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呈递件(20)组件还包括驱动马达(2),所述驱动马达(2)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连接到所述蜗轮(8),所述驱动马达(20)转动所述蜗轮(8)以沿所述引导轨道(40)驱动所述组件(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螺杆(7),所述导螺杆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固定到所述引导轨道(40)并从所述引导轨道(40)悬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扣呈递件组件(20)具有框架结构(22)和蜗轮(8),所述框架结构(22)适于套装在所述引导轨道(40)上,所述蜗轮(8)保持在所述框架结构(22)内并由所述导螺杆(7)的转动线性驱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2),所述马达(2)联接到所述导螺杆(7)以提供所述导螺杆(7)的转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2)包括锁定杆机构(50),所述锁定杆机构(50)具有所述引导轨道(40)所延伸穿过的槽(52),允许所述框架(22)沿所述引导轨道(40)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机构(50)在正常使用期间保持在未锁定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当固定到呈递件组件(20)的座椅安全带带扣施加向上或向前负载时所述锁定杆机构(50)锁定在所述引导轨道(40)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机构(50)倾斜到锁定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位置使所述锁定件锁定地接合所述引导轨道的上表面。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位置使所述锁定杆机构(50)锁定地接合所述引导轨道(40)的底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道(40)在所述引导轨道(40)的上表面(41)或底表面(42)上具有光滑硬化表面,所述锁定杆机构(50)接合到所述光滑硬化表面内以锁定所述呈递件组件(2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由保持在所述呈递件组件的框架内的弹簧偏置到常开未锁定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轨道(40)的所述第一端被锚固并围绕固定到座椅框架的螺栓(70)可枢转。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座椅安全带带扣呈递件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具有前部锚固件(12),所述前部锚固件(12)具有用于接纳所述引导轨道的槽(12A),所述前部锚固件(12)固定到座椅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2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汽车的车厢侧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