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点和从移动中继节点到异构网络的干扰的减轻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63942.8 | 申请日: | 2013-10-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G·D·布罗;K·迪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W52/4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啸;姜甜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中继 节点 到异构 网络 干扰 减轻 | ||
描述了一种用于减轻由异构网络中的移动中继节点引起的干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所述技术应用部分频率重用和功率受控波束赋形来减轻这种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减少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减少来自移动中继节点的干扰。
背景技术
在蜂窝网络中对更高数据速率的持续不断的增加的需求需要新的方式来满足该需求。已经演化出了用于增加蜂窝网络数据速率的不同机制,诸如增加宏基站(BS)的密度、增加宏基站之间的协作、以及在宏基站网格内要求高数据速率的区域中部署更小的基站或中继节点(RN)。在宏基站网格中部署更小基站或中继节点的选项通常被称为异构部署(构成异构网络),并且更小基站层被称为微层或微微层,这取决于更小基站的特性。
尽管上述选择的每一个都会导致增加蜂窝网络的数据速率,但与这些选择相关的经济性典型地显示创建异构网络会是成本有效性最高的实行方式。进一步地,运营商请求的时间帧执行方式也似乎更适宜于异构网络方案。作为异构部署的示例,并且参考图1a和1b,同构蜂窝网络100可被表示为小区102、104、106、108、110的集合,它们的每一个代表宏基站的无线电通信覆盖区域。图1b示出示例性异构网络,其中小区102、104、106、108、110仍然通过它们各自的宏基站提供无线电通信覆盖,但其中以异构部署的方式在宏基站102、104、110的小区区域内分别提供了微/微微基站112、114、116以加强覆盖。
创建异构网络的目标之一是允许微/微微基站从宏层分担尽可能多的用户,允许在宏层和微/微微层两者中的更高的数据速率。为此,提出了用于增加微/微微基站的容量的不同技术。首先,可以通过使用小区特定的小区选择偏移来扩展微/微微基站的范围而增加容量。小区选择偏移是用于确定用户设备应当经由微/微微基站还是宏基站连接到异构网络的一个因子。其次,可以通过同时增加微/微微基站的发射功率并为连接到微/微微基站的用户适当地设置上行链路(UL) 功率控制目标(P0)而增加容量。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与增加微/微微基站相关联的高昂的回程成本,中继节点(RN)能够提供可行的方案以基于其带内(无线)回程的使用提供增大的范围和/或容量。中继节点能够在室内或者室外提供微微基站类型覆盖,并降低向所有微微基站部署地面线路回程的成本和努力。在进一步的场景中,存在移动平台上的用户,即将从移动中继节点受益的通勤者/乘客列车。移动中继节点的实现包括从移动中继节点到移动平台上的用户的本地接入,以及从移动中继节点到固定服务宏基站或eNB的带内回程带宽。
一个与采用中继节点的异构网络有关的问题是服务或施主基站与中继节点之间的回程链路(Un)会在宏网络内产生一般期望水平之上的额外干扰。增大的干扰会减少宏网络的容量,因而破坏创建异构网络的意愿。例如,如图2a所示,从中继节点210到给定宏基站204的Un上行链路传输208会在相邻宏基站202中的中继节点216 的回程Un上行链路传输214中引起干扰212。此外,来自一个宏基站小区218内的中继节点210的Un上行链路传输208可以干扰220 相邻宏基站小区226中终端或用户设备(UE)222去往它们的服务中继节点224之间的上行链路传输。
还会发生一个相应的问题,其中Uu链路上的下行链路(DL)传输会在相邻小区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Un链路中引起干扰。应当注意的是,这些场景很可能发生,因为中继节点的典型部署就是将中继节点布置在相邻施主宏基站的小区边缘的那些部署,从而使得中继节点的布置支持互相紧密接近的相邻宏基站。考虑到移动中继节点,当移动中继节点移动到距离施主宏小区的服务eNB更近时,潜在的干扰场景会进一步加剧。在这一移动中继节点的场景中,接近施主宏小区边缘的与施主宏小区相关联的用户设备会被移动中继节点去往施主 eNB的回程Un链路严重干扰。此外,如果移动中继节点过于接近施主eNB,则它会完全遮盖施主eNB的前端并导致由该施主eNB服务的所有用户断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39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