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和检测物品的存在/不存在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3494.1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小坂圭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A47F5/00;H04B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李兰;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介电常数 空间 变化 设备 物品 存在 不存在 系统 | ||
1.一种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RFID标签,所述至少一个RFID标签使用UHF频带中的电磁波执行通信;
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通过使用所述UHF频带中的电磁波与所述RFID标签进行通信;以及
第一电介质层,所述第一电介质层被设置在所述RFID标签和所述电极单元之间,并且使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电极单元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其中,在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用于通信的电磁波的真空波长的百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其中,在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电极单元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用于通信的电磁波的真空波长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RFID标签包括多个RFID标签,
所述多个RFID标签分别包括不同识别码,并且
所述多个RFID标签分别被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的不同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其中,在所述RFID标签的中心和与所述RFID标签最近的所述电极单元的端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用于所述通信的电磁波的真空波长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电介质层;以及
导体板,所述导体板用作接地电极,并且与所述电极单元相对,所述第二电介质层插入在所述电极单元与所述导体板之间,
其中,所述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介质层和所述导体板构成开放型传输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其中,
所述RFID标签包括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在所述UHF频带中发送和接收所述电磁波,并且
在接收期间由所述天线单元感测到的振荡电磁场的电场方向是与通过所述开放型传输线发送的电磁波的行进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单元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开口的网状片状导体,通过所述多个开口,所述第一电介质层被暴露,并且
导体板,所述导体板被配置为具有平板形状的导体。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其中,所述开放型传输线的至少一部分电气地几乎匹配端接。
10.一种物品存在/不存在检测系统,包括:
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
读取器/写入器单元,所述读取器/写入器单元将所读取的电磁波信号输出到检测所述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并且响应于所读取的电磁波信号来从检测所述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接收响应电磁波信号,从而执行RFID标签读取操作;
接口单元,所述接口单元在检测所述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和所述读取器/写入器单元之间进行所述电磁波信号的交换;以及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读取器/写入器单元执行的所述读取操作的结果,其中,
所述检测复介电常数的空间变化的设备包括:
所述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通过使用UHF频带中的所读取电磁波信号和所述响应电磁波信号来执行通信;
电极单元,所述电极单元通过使用所读取的电磁波信号和所述响应电磁波信号来与所述RFID标签进行通信;以及
第一电介质层,所述第一电介质层被设置在RFID标签和电极单元之间,并且使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电极单元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34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