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移动设备上信令流量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63085.1 | 申请日: | 2013-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A·C·特维斯特;S·B·佩德利;L·墨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斯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6/02 | 分类号: | H04W7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龚颐雯;马东伟 |
| 地址: | 泽西岛圣*** | 国省代码: | 泽西岛;J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移动 设备 上信令 流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这些设备的数据发送。
背景技术
与3G和4G网络发展相关联的智能电话的发展意味着,用户现在能够使用其电话上的应用,这些应用接入互联网,包括例如web浏览这样的基本功能。除可以由电话制造商提供的应用之外,用户还可以下载并安装常被称为“App”的其他应用。这些其他应用提供包括例如FACEBOOKTM和TWITTERTM的社交媒体交互、例如GOOGLE MAPSTM的导航、游戏和例如如eBayTM的拍卖工具。
虽然这些应用改进了智能电话上的用户功能,但是由于被发送的数据增加了,这些应用可能在电信网络上导致负面影响。
本申请试图改善这些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智能电话应用的程序员通常对于移动网络或移动网络需求没有经验,他们的经验是基于传统的有线连接,其中,始终联网的概念总是占主导的。因此,他们的处理模式基于这种前提。这种方法对移动电话网络和单独的电信设备都具有负面影响。
本申请提供一种限制移动设备上的应用对互联网的接入的方法。产生的益处包括减少网络拥塞和智能电话更长的电池寿命。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移动设备对互联网的接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应用接收发送IP数据的请求;确定是否需要为该移动设备建立IP连接来发送IP数据;以及b)当确定需要IP连接时,确定最小时间段是否已经过去,并且当确定最小时间段已经过去时,允许建立该IP连接。该最小时间段是从下列时间中的至少一个中确定的:a)前一次IP连接的流逝时间,以及b)该应用最后一次请求IP连接的时间。
该最小时间段适合为预定义的默认值。该最小时间段可以是为请求应用所设置的值,其中对不同的应用可以设置不同的值。
单独的应用可以被指定为设置最小时间段为零,或者被以其他方式指定,以使得接入总是被允许。移动电话的用户可以被允许指定单独的应用。
该方法可以利用预备步骤,即,确定应用是否在设备的前台中,并且在该应用被确定为在前台中的情况下,允许建立IP连接。在前台意味着该应用接入了移动设备的标准i/o系统。拥有i/o系统的接入允许用户与应用进行交互,例如通过触摸屏界面上的触摸事件。相反,在后台中处理的应用通常不允许用户交互。
在一种布置中,如果移动设备的屏幕被确定为开启,则IP连接可以被允许建立。
前一次IP连接的流逝时间可以是一个估计值,该估计值被确定为从最后一次发送或接收IP数据包的时间起算的预定时间段,其中,该预定时间是对无线电尾期(radio tail)估计的反映。无线电尾期是指一个已建立的无线电连接在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包之后所保持的时间段。该方法可以被配置为即使所述应用不在前台和/或所述设备屏幕关闭也允许正在流传输音频的应用连接以便保持所述流。
可以在被配置为执行这些方法的移动设备上提供信令干预机构。本申请也可以延伸到使用这种信令干预机构的移动设备。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其中:
图1是例示本领域中已知的移动设备的层的示例性框图;
图2是本领域中已知的移动设备的处理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3是例示在诸如图1所示的设备内信令减少机制的定位的示例性框图;
图4是安装有信令减少机制的设备的示例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5是使用特定配置的应用的示例性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确定,经常安装在具有移动连接的智能电话或平板型设备上的应用(app)常被设计为按较短的时间间隔经由移动电话网络连接到互联网以检查更新的信息。这种对于“连接”的持续的需求使许多网络信令用于经由无线电接口建立互联网连接和断开互联网连接。多个设备上的多个应用全都同步地这样做可能引起网络过载或者需要网络运营商在超出本来所需的容量之外增加容量来支持他们的网络上的设备数量。而且,已经确认,建立和断开无线电连接的需求对单独的设备的电池寿命有显著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斯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高斯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3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