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控制设备,程序和通信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1720.2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吉泽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6/00 | 分类号: | H04W56/00;H04J11/00;H04W92/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荣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控制 设备 程序 方法 | ||
为了使得能够提高在利用和蜂窝通信相同的通信方式的D2D通信中,适当地接收信号的可能性,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设备,所述通信控制设备具备: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获得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接收来自能够与所述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或第一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的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定时;和决定单元,所述决定单元根据所述接收定时,决定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通过设备间通信,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设备传送信号的传输定时。决定的传输定时晚于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控制设备,程序和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于蜂窝通信中的信号经过基站的通信形式,近场终端间通信,或者设备间通信(D2D通信)是一种直接在终端设备之间传送信号的通信形式。于是,在D2D通信中,预期会出现和现有的蜂窝通信不同的终端设备的新的使用形式。例如,可以考虑诸如利用接近的终端设备或一组接近的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信息共享,从安装的终端设备的信息分发,和称为机器间(M2M)的设备之间的自主通信之类的各种应用。
就随着近来的智能电话机的增长的数据通信量的显著增长来说,也可考虑把D2D通信用于数据的卸载。例如,近年来,对运动图像的流式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的需求快速增长。然而,由于运动图像通常数据量大,因此运动图像存在它们会消耗无线接入网络(RAN)中的许多资源的问题。从而,当终端设备处于适合于D2D通信的状态,比如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小的情况时,通过在D2D通信中,卸载运动图像数据,能够抑制 RAN中的资源消耗和处理负荷。从而,D2D通信对通信提供商和用户双方都有用。于是,目前,D2D通信也被视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 标准化委员会的长期演进(LTE)所必需的重要技术领域之一,并得到关注。
在现有技术中,如在以下专利文献中公开的那样,在D2D通信中,已采用诸如蓝牙(注册商标)和WiFi(注册商标)之类的通信方式,例如,组合了这种通信方式和诸如宽带码分多址接入(WCDMA)(注册商标)和 LTE之类蜂窝通信的通信方式。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0-279042A
发明内容
然而,当在D2D通信中,采用和蜂窝通信的通信方式(例如,LTE) 相同的通信方式,并且蜂窝通信和D2D通信未被恰当组合时,D2D通信中的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可能会受到防碍。具体地,例如,由于在D2D通信时的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因此D2D 通信中的传播延迟小于蜂窝通信中的传播延迟。因此,当考虑到蜂窝通信中的传输和接收定时,终端设备未传送D2D通信的信号时,存在不能正确地接收D2D通信的信号的可能性。
从而,理想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在采用与蜂窝通信的通信方式相同的通信方式的D2D通信中,正确地接收信号的可能性的结构。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控制设备,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接收来自与第一无线电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定时,和决定单元,所述决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接收定时,决定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通过设备间通信,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设备传送信号的传输定时。决定的传输定时是比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晚的定时。
按照本公开,提供一种使计算机起获取单元和决定单元作用的程序,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得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接收来自与第一无线电通信设备或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定时,所述决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接收定时,决定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通过设备间通信,向第一无线电通信设备传送信号的传输定时。决定的传输定时是比第二无线电通信设备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定时晚的定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1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