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0725.3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浩一;武内正隆;石井伸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95 | 分类号: | H01M4/1395;H01M4/134;H01M4/36;H01M4/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将碳颗粒(B)用氧化剂进行表面处理,接着去除氧化剂残渣的工序;
将去除了氧化剂残渣的碳颗粒(B)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修饰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工序中经过修饰的碳颗粒(B)和包含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的颗粒(A)用化学键进行连接的工序。
2.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将碳颗粒(B)用氧化剂进行表面处理,接着去除氧化剂残渣的工序;
将去除了氧化剂残渣的碳颗粒(B)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修饰的工序;
将包含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的颗粒(A)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修饰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工序中经过修饰的碳颗粒(B)和所述工序中经过修饰的颗粒(A)用化学键进行连接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去除氧化剂残渣的工序包括用酸或碱进行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去除氧化剂残渣的工序包括用无机酸进行清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对包含用化学键连接了的颗粒(A)和碳颗粒(B)的复合颗粒进行碳涂布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进行碳涂布的工序包括:使有机物附着于包含用化学键连接了的颗粒(A)和碳颗粒(B)的复合颗粒,接着将该有机物进行碳化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有机物进行碳化的工序包括:在200℃以上且200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有机物为糖类。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有机物为选自由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所附着的有机物的量相对于颗粒(A)和碳颗粒(B)的总量100质量份为0.05~50质量份。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氧化剂为金属系氧化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颗粒(A)的量相对于碳颗粒(B)100质量份为1~100质量份。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为选自由Si、Sn、Ge、Al和In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化学键为选自由氨基甲酸酯键、脲键、硅氧烷键、和酯键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碳颗粒(B)为将石油系焦炭和/或煤炭系焦炭在20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而成的石墨颗粒。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碳颗粒(B)为将石油系焦炭和/或煤炭系焦炭在800℃以上且低于20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而成的碳质颗粒。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中,碳颗粒(B)含有石墨颗粒和碳质层,所述石墨颗粒为将石油系焦炭和/或煤炭系焦炭在20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而成的,所述碳质层存在于石墨颗粒的表面,其通过拉曼分光光谱测定的处于1300~1400cm-1的范围内的峰的强度(ID)与处于1580~1620cm-1的范围内的峰的强度(IG)的比ID/IG即R值为0.1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07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
- 下一篇:用于钠离子电池的阳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